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登敬亭山李白

心理 閱讀(1.18W)
登敬亭山李白

獨坐敬亭山 

李白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盡:沒有了。 

閒:偷閒,安閒。 

厭:厭棄,厭煩。 

[譯文]: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着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遊,來到宣城時所寫。在長期的飄泊生活中,他飽嘗了世態炎涼的滋味,增添了孤獨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遊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兩句“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狀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獨之感。天上衆多的鳥兒高飛遠去,無影無蹤了連僅有的一片孤雲也不肯稍駐片刻,獨自遠遠地飄走了,山中顯得格外幽靜。在詩人看來,世間萬物都厭棄他,離他而去。“盡”“孤”“獨”“閒”等詞,表現了詩人強烈的孤獨感。這正是封建社會中許許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着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兩不厭”,表現了詩人與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並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種“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驕傲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