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大渡河水文水系特徵

心理 閱讀(6.18K)
大渡河水文水系特徵

1、綽斯甲河口以上上游上段

特徵: 河谷寬闊,支流多

原因:此段屬海拔3600米以上丘原,丘谷高差100-200米,河流淺切於高原面上,曲流漫灘發育。

2、上游下段(至瀘定)

特徵: 谷坡陡峻,險灘密佈

原因:此段河流穿行於大雪山與邛崍山之間,河谷束狹,河流下切,嶺谷高差高達500米以上,谷寬僅爲100米左右。其中馬奈至長河壩一段落差562米,比降千分之4.6,兩岸山地高出江面1000-2000米,谷坡40-80度之間,丹巴附近有壁立的懸崖,谷寬300-800米,河中水深、流急。

3、中游瀘定至石棉

特徵: 沿河有多處面積較廣的沖積錐、洪積扇,向南河面逐漸展寬,河漫灘、階地斷續分佈。

原因:河流蜿蜒於大雪山、小相嶺與夾金山、二郎山、大相嶺之間,地勢險峻,谷寬200-300米,谷坡40-70度,水面寬60-150米,河中水深流急。

4、石棉以下的下游段

特徵: 沿河兩岸山勢漸緩,河谷漸闊 河中有河漫灘、沙洲分佈漢源至峨邊的局部河道狹窄,谷坡陡峭。

原因:河流急轉東流,繞行於大相嶺南緣,橫切小相嶺、大涼山北端及峨眉山後進入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平原丘陵地帶,漢源至峨邊的局部河道狹窄,河寬約60-100米,谷坡陡峭軫溪至銅街子河長63公里,直線距僅7公里,形成一大河灣。沙灣以下,河流進入樂山沖積平原。 河流兩岸階地分佈廣泛,並有較大面積的階地

大渡河水文水系特徵

流域上游上段爲冬冷夏涼,全年少雨的高原山地氣候,年降水量500-750毫米,以降雪爲主,積雪期可達5個月。其餘地區屬季風氣候,一般具冬暖、夏熱、溼潤多雨的特徵,年降水量1000毫米,瀘定、石棉右岸地區1200-1500毫米,下游部分地區可到1400-1900毫米。暴雨多集中於中、下游地區的5-9月,7、8兩月尤爲突出。

河川徑流主要來自降水。下游福祿鎮水文站45年統計,多年平均流量1500立方米/秒。有較豐富的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補給(約佔總量的20%)調節,徑流變化較小。福祿鎮,年內最大月(7月)水量爲最小月(2月)水量的8.8倍,年徑流的變差係數不足0.10,最大年平均流量1820立方米/秒(1938)爲最小年平均流量1170立方米/秒(1973)的1.5倍。 

大渡河水系呈羽毛狀分佈,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部分爲融雪補給。由於流域面積大,植被良好,上游第四紀覆蓋層利於下滲和滯流,徑流年際變化不大,年內分配比較均勻,洪枯水量差別不大。據下游福祿鎮,水文站觀測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流量151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473億立方米,徑梳模數相當於黃河的十倍,年平均徑流量也超過黃河。豐水年的年水量達627億立方米,爲多年平均的1.32倍,最枯年份的水量也有356億立方米,佔多年平均值的0.75%。 

河流洪水頻繁,近200多年有記載的洪水50餘次,多發生於中、下游地區,以下游爲甚。《漢源縣誌》記載200多年來發生過25次洪水,如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民國18年(公元1939年),都曾發生過大洪水。《樂山縣誌》記載,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亦發生過大洪水。據《四川省五百年旱澇史料》統計,大渡河沿河14個主要城鎮,受洪災的8座,被淹沒的5座。

大渡河是岷江泥沙的來源地,福祿鎮多年平均含沙量0.475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2247萬噸,爲岷江福祿鎮大渡河口以上年輸沙量44%。 

巨大的落差、豐沛的水量、狹窄的河谷,形成大渡河富饒的可開發的水力資源。全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3132萬千瓦,其中四川境內有3012萬幹瓦,是四川各江河水力資源總量的20.6%。最令人注目的是幹流雙江口至銅銜子這593公里長的河段,天然落差達1827米,水能蘊藏量1748萬幹瓦,佔了主流域的一半多,平均每公里河長就有水力資源3萬千瓦。在大渡河水力資源蘊藏量中,四川省境內可供開發利用的有2337萬千瓦,其中幹流有2040萬千瓦,與全國各大江河相比,位居第四。

除了大渡河干流水力資源豐沛外,其支流卓斯甲河、小金川、瓦斯溝、田灣溝、南椏河、牛日河等6條支流的水能蘊藏量都超過50萬千瓦。 大渡河列爲國家十大水力資源基地之一。四川省境內,水力資源蘊藏量有3102.4萬千瓦,可開發量2336.8萬千瓦。

大渡河水文水系特徵

大渡河水系呈羽毛狀分佈,徑流主要由降雨形成,部分爲融雪補給。巨大的落差、豐沛的水量、狹窄的河谷,形成大渡河富饒的可開發的水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