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力行而後知之真|出自於哪裏

心理 閱讀(2.91W)
力行而後知之真 出自於哪裏

宋代科學家沈括在讀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大林寺桃花》時,看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句,不禁詫異:“既然四月芳菲盡了,怎麼又桃花始盛開呢大詩人寫出這樣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呀!”

在一年初夏四月,他到一座山上考察,居然親眼見到了白居易詩中的奇景:山下衆花凋謝,山頂上卻是桃花紅豔,這才領悟到海拔對季節的影響:由於山上氣溫低,春季的到來要晚於山下。

“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後知之真”,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四書訓義》中的這句話是說:對事物僅僅知道,還不是真正瞭解,親身去經歷才能知道它的真實。

力行而後知之真,出自於哪裏

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後知之真——清·王夫之(《四書訓義》卷十一)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是明末清初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了“習成而性與成”的命題。在他看來,習慣的養成與性格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人性的完善、性格的形成都依賴於習慣的養成。

因此,王夫之非常重視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的養成。關於道德修養和習慣養成,王夫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他認爲,立志是道德修養的首要環節和重中之重,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取決於其志向是否遠大而堅定。他說:“正其志與道,則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爲本”,“身可辱,生可損,國可亡,而志不可奪”。 在求知和道德修養上要身體力行。他說:“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後知之真”。

而墨子認爲在個人修養和爲人處世上要注重實踐,身體力行,養成好的習慣。他說:“士雖有學,而行爲本焉”, “言必信,行必果”,“志不強者智不達”。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