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三尺之上有神明下一句

心理 閱讀(1.63W)
三尺之上有神明下一句

三尺之上有神明,九泉之下有冤魂。

神(拼音:shén)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祭臺的“示”和表示雷電的“申”構成。神字的本義是天神,泛指人們身體上的精神和虛無縹渺的神靈,神由精神、神靈引申爲異乎尋常的、不可思議的,如神速、神奇又引申爲注意力、精力,如勞神、傷神又引申爲表情,如神情、神采。

原句爲:

“頭頂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出自清代的葉存仁,他爲官三十餘載,甘於淡泊,毫不苟取。離任時,僚屬們趁夜晚用一葉扁舟送來臨別饋贈,他即興賦詩一首以拒贈:“ 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又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這句話是叫我們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爲,要止惡行善。

“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這兩句話很好地詮釋了中國古人的行事準則。“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僅代表着古人對天上神仙的敬畏,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們約束自己的行爲,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畏人知畏己知”相比於前半句話的“神明限制人類行爲”,這句話指的是人類自己限制自己的行爲,從而不斷強化自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