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匡衡最後的品質

心理 閱讀(1.46W)
匡衡最後的品質

長大之後,匡衡拜了漢朝博士爲師學習《詩經》,匡衡對《詩經》非常癡迷,並且對於其中內容的理解十分透徹。當時的人都說,要是看《詩經》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問問匡衡,就能讓你舒展愁眉。漢朝規定,作爲博士弟子,只需要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就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匡衡當然是按部就班備考準備開啓仕途,不過很難受的是考了九次才考上一個小小的文職類官員。

匡衡講《詩經》匡衡講《詩經》

當時運氣來了是擋都擋不住的,當時的太子劉奭(shì)非常喜歡這些儒家經典,而匡衡講《詩經》那聽了更是讓太子舒坦,太子即爲後(漢元帝),匡衡理所當然得到了重要,後來更官至丞相。他也給漢元帝提出過很多好的建議,並且都被採納,比如說開源節流,親賢臣遠小人等等。

本來他有機會成爲一代名相,但是到頭來還是被貶爲平民,夢想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漢元帝給匡衡封侯,侯爵是有封地的,當時他能夠合法擁有31萬畝土地,不過考慮到當時測量技術不夠完善,匡衡看到了漏洞。於是他利用漏洞將自己封地增加了4萬畝。漢元帝在位時候可能沒有發現,也可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到漢成帝即位後,匡衡被人蔘,罪名查實,漢成帝立即對匡衡採取了懲罰,最後匡衡爵位沒了,封地沒了,貶爲庶人,回到家鄉鬱鬱而終。

歸鄉路歸鄉路

終究是慾壑難填,有人調侃說,匡衡小時候偷光,長大了偷地,還是沒改變這些偷偷摸摸的行爲,而且打洞這種行爲實際上就是爲了自己的利益,沒有考慮鄰居的感受。當然偷光和偷地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不過匡衡性格里還是有一些自私成分的,這也是很正常的。

換個角度講,匡衡這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在西漢這個時代,平民的奮鬥之路比之現在肯定是更加的艱辛。人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就是不忘初心,艱苦奮鬥很多人都能做到,而到了一定地位,有了一定權力之後,是否還能堅持原則不忘初心呢,這個很難。如果匡衡能夠做好這一點,他一定就是西漢社會的一面旗幟,給更多的寒門子弟標明前進的方向。

匡衡最後的品質

漢成帝繼偉後,匡衡的好日子到此終止,本來就不喜歡匡衡的漢成帝,一道聖旨將匡衡的所有官職革除,將其趕回了老家潮漲潮落世事無常,一代經學大家匡衡,晚年淒涼不久後在老家孤獨死去他雖然年少勵志,然而坐上高位後,卻忘了自己初心,未能抵抗住權利與財富誘惑,最終晚節不保自食其果,縱觀其犯下的惡行,也實在是不值得世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