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信託產品跟資管產品哪個更好

心理 閱讀(3.12W)
信託產品跟資管產品哪個更好

資管產品,是獲得監管機構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託擔任資產管理人,由託管機構擔任資產託管人,爲資產委託人的利益,運用委託財產進行投資的一種標準化金融產品。目前我國有91家公募基金,但證監會只批覆了67家公募基金可以設立全資子公司做特定資產管理業務(這些在證監會網站可查詢)

資管產品與信託產品的區別:

相同點:

1、必須報備監管部門,信託是銀監會監管,資管計劃是證監會監管

2、資金監管、資訊披露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3、認購方式相同,項目合同、說明書等類似

4、本質相同通道不同,都屬於投融資平臺,都可以橫涉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產業市場等多個領域

不同點:

1、全國只有68家信託公司,而資產管理公司只有67家,牌照資源稀缺性更加明顯

2、資產管理公司投研能力強,尤其在宏觀經濟研究、行業研究等方面尤其突出。在這樣的研究團隊指引下選擇可投資項目,能有效的增加對融資方的議價能力並降低投資風險

3、信託報備銀監會1次,募集滿即可成立資管計劃要報備2次,募集開始時報備1次,募集滿後驗資報備1次,驗資2天后成立

4、資管計劃具有雙重增信,經過資產管理公司、監管層的雙重風險審覈

5、資管計劃小額暢打,最多200個名額

6、收益高,資管計劃一般比信託計劃高1%/年期限短,資管計劃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

今後趨勢: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是證監會提倡的金融創新結果,因監管嚴格、運作靈活,收益較高,小額不受限制、專業管理等優勢,未來基金專項資管用來分拆信託或發起類信託產品是一種必然趨勢。

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產計劃問題答疑

1、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業務,如何理解其“剛性兌付”

首先,“剛性兌付”是監管層的一個態度。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業務,他的“剛性兌付”預期強,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一、監管層面:信託業的“剛性兌付”是 銀監會的一個態度,其也並沒有明文規定。證監會與銀監會同屬於一個級別,證監會的監管風格更加穩健。銀監會是總量控制,證監會是事前控制,我們透過基金子 公司的報備次數就可以看出, 證監會雖然放開了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 業務,但是其仍然是審慎的監管態度,透過募集前報備,募集滿後再報備一 次,證監會維持其嚴格的監管風格。

二、行業發展層面:基金子公司由於剛開始發展,其初期的業務指引着這個行業的發展,因此行業內的公司都是很謹慎的在操作業務,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有67家基金子公司成立,而且大部分都是“一對一的專項資管業務”。

三、基金子公司層面: 基金子公司背靠強大的股東背景,他的風險化解能力同樣很強,不比信託差(主要包括產品自身的風控體系化解,大股東接盤,四大資產管理接盤,私募機構接盤,保險資金接盤等等)。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業務團隊幾乎都是挖信託的人才,他的管理風格, 風控體系延續了信託行業嚴謹 的作風。

四、牌照層面:類信託牌照仍然很值錢,這也是爲什麼政策放開之後,所有基金子公司一擁而上,爭搶這個牌照, 沒有哪家基金子公司敢於第一個打破“剛性兌付”,從而被監管層檢查,甚至暫停、停止專項業務(即類信託業務)。

五、人員、業務層面:基金子公司都是透過挖掘信託行業的人才,而且都是信託業務骨幹,風控骨幹,中高層領導, 都是信託業中精英中的精英,他們的業務水準可以說高出信託行業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們對優質類信託項目獲取,融資設計,風險把控更加得心應手,從而保障 “剛性兌付”。

2、基金子公司是證監會監管,股市的起伏,公募基金的產品讓股民很受傷,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產品總讓人感覺風險高,怎麼辦

目標客戶:公募基金的認購起點是1000元,他的客戶羣體很大部分不是我們的高淨值客戶。

產品層面:中國的股市,偏股型基金很大程度上是投機,這是投資者,投機者的行爲,他願意承擔高風險,獲得高收益,與類信託業務有本質的區別。

對比信託:證券投資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也是不保本的,這不是基金子公司的問題,這是所投向標的和投資人風險偏好問題,與監管層、設計發行機構沒 有關係。我們所指的“剛性兌付”主要指債權類集合型產品。

產品層面: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產品,無論從融資人實力、交易結構、抵質押 擔保、風險控制層面都是很完善的,不是那種投機型的無法掌控,與其有本質區別。

3、基金子公司註冊資本低,風險化解能力弱,他的基金子公司類信託產品的風險化解能力怎麼樣

信託的化解能力:信託的化解能力主要包括產品的風險控制措施,大股東償付、自有資金接盤、資金池產品過渡、 資產管理公司接盤、保險資金接盤、私募機構接盤等等。

基金子公司的化解能力同樣很豐富,主要包括產品的風險控制措施、大股東償付、資產管理公司接盤、保險資金接 盤、私募機構接盤等等。只比信託少了自有資金接盤,和資金池產品過渡兩個手段。

那麼我們詳細講述下少了的這兩個區別:自有資金接盤,所謂的自有資金,也是大股東的注資纔有的,因爲基金子公司的規定註冊資本2000萬起,大股東可以花較少的錢提高他的資金使用效率,那麼大股東爲什麼要增加註冊資本呢

當出現風險事件,基金子公司的大股東背景實力都非常強,都是些大型央企、中國500強,世界500強企業,不比信託弱,基金子公司的大股東的償付實力很好。而且,爲什麼證監會的規定,註冊門檻2000萬起就可以了呢我們覺得,這是監管層的一個態度,監管層認爲在一定時間內,類信託業務還是很安全的,監管層鼓勵其管理的機構做類信託業務。否則,以證監會事前控制的穩健監管風格,他是不會這樣發文規定。資金池產品過渡:基金子公司的類信託業務,雖然目前未在市場上看到資金池產品,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有,因爲資金池產品是體現基金子公司自主管理能力的一個表現。憑藉基金子公司的業務團隊,風控團隊都是信託行 業內的精英,他們的資產管理能力,他們帶來的經營體系,風控體系都非常強,他們也會發起資金池產品,並且依靠以往公募基金的發行募集渠道,能夠迅速建立規 模龐大的資金池產品。而現在的類信託產品,期限都是一年,兩年,因此,基金子公司的資金池產品經過嚴謹的規劃 設計(現在應該還在嚴格規劃中)適時推出問世之後,基金子公司的的主動管理能力,以及對旗下的優質類信託產品都是很好的保障。

4、基金子公司人員少,其類信託產品如何保障因其人員不足帶來的風險

人員的結構:首先,基金子公司都是透過挖掘信託行業的人才,而且都是信託業務骨幹,風控骨幹,中高層領導,都是信託業中精英中的精英,他們的業務水準可以 說高出信託行業平均水平很多很多,他們對優質類信託項目獲取,融資設計,風險把控更加得心應手,從而保障類信託產品的安全。

量化分析:其次,我們做一個量化分析,以市場上做的比較好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方正東亞信託做一個類比。 2012年,方正東亞信託的資產管理規模是千億級別,我們按照1000億計算, 他的員工數量是200人左右(上述數據網上可查到)。平均每個員工對應管理的資產是1000億/200=5億,也就是說方正東亞信託平均每個員工管理的資 產是5億/人。而我們看基金子公司的,截止2013年上半年,基金子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是600億,實際開展業務是19家 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是 600億/19=32億。每家基金子公司的人員大約數十人,我們按照平均水平20 計算,那麼一家基金子公司的平均員工管理的資產數量爲32億/20=1.6億,遠遠低於信託行業的平均每個員工管理的資產。人員與業務規模發展:基金子公 司成立之初,就全部是精英團隊,隨着業務規模的發展,其一定會建立起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團隊數量。一個公司的優秀經營管理,也是保障這個公司健康持續發展 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基金子公司的人員相對於其的資產管理規模,業務發展速度來講並不少,而且可以說,比信託更加具有保障,因爲他們都是精英,資產管理 能力非常強,而且平均每個基金子公司員工管理的資產同比信託還要少。

目前資管業務屬於初期起步階段,他們爲了佔有市場份額,推廣自己的品牌,肯定會在項目風控上做的特別嚴格,而且未來肯定會對信託公司進行很大的衝擊,瓜分信託公司的項目。

家庭理財關鍵是規避潛在風險,保證財產的穩步的保值增值,所以無論投資什麼,一定要投資合法合規的產品。一定要牢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