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三大改造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心理 閱讀(1.98W)
三大改造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1三大改造的意義

1、標誌着以公有制爲主體的經濟體系形成

2、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

3、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2三大改造的內容

1、農業: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2、手工業: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3、資本主義工商業:從1954年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企業的公私合營。在改造過程中,國家對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3三大改造的結果

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三大改造”後期,由於發展速度過於迅猛,工作過於急促和粗糙,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誌着社會主義公有制形成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從此,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鉅變。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三個行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已經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全面地建立起來了。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的標誌。

中國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一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儘管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後期存在着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單一的問題。

但是,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比較順利地實現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的確是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爲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

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爲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闢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