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黃河怨背景故事

心理 閱讀(5.22K)
黃河怨背景故事

《黃河怨》是一首女高音獨唱曲,選自中華民族解放運動的音樂史詩——《黃河大合唱》中的第六樂章.由著名詩人光未然作詞,冼星海譜曲,於1939年3月完成.它是整部作品中戲劇性最強的一段,描寫了我國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絕望的婦女的內心獨白:她的丈夫流離失所不知去向,她的孩子被日本鬼子殺死了。

冼星海回國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衆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他站在民族鬥爭的前例。

他確信中國共產黨纔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爲了民族解放,“爲抗戰發出怒吼”,他縱筆譜寫歌曲。

1939年他去看望病牀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聽其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蕩其共鳴,樂思如潮。

創作一星期,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寫就了這一時代的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

《黃河怨》以低沉悽慘、悲痛欲絕的音調,哭訴了一個遭受日寇蹂躪、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債清算”的遺願而投入滾滾黃河懷抱的婦女的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