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農村機械化發展的弊端

心理 閱讀(1.83W)
農村機械化發展的弊端

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好處自然是提高產量,社會進步,農民不在那麼辛苦,也減少了城鄉的差別。

弊端就是這樣會使很多農民有失業的可能,因爲機械工作沒有手工幹活細會減少豐收,同時浪費土地,中國的土地山坡多,很多地方用不了機械,機械化還使能源消耗大(柴油,電力),環境有少量的污染。

適合於中國國情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的基本特點:

①農業機械化以提高經濟效益爲前提,不僅重視增加產量和節省勞力,也重視爲農民增加收入。

②根據國情、國力確定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與工業、能源、科技、資金和勞力安排等方面的狀況相適應。

③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農業生產應實行人力、畜力、機力、電力相結合以及改良農具、半機械化機具和現代農業機器相結合。

④農業機械化爲實現農業全面發展和農工商綜合經營服務,其範圍既包括種植業,也包括林、牧、副、漁各業,以及各業的產前(如種子加工、飼料調製)、產後(如農產品加工、冷藏、裝倉、包裝、運輸)諸環節,還包括農村建設和農民生活等方面。

⑤農業機械化的作業項目不急於求全,要優先選擇增產增收效果顯著,能減輕農忙勞動緊張程度和勞動強度的環節在地區上不強求一律,支援條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農業機械化要與其他農業技術的政策相結合,既要爲推廣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又要與繼承優良傳統技術相適應,從而創立中國自己的農業機器體系。

⑦農機產品以小型爲主,大中小型相結合,以價廉、質優、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爲原則。

⑧重視農業電氣化,特別重視農村小水電站的發展。

⑨妥善安排機械化過程中節約出來的勞動力的出路。

⑩農業機械的所有制與經營形式多樣化,以適應實行聯產承包制後農村經濟的新形勢。農業機械除由集體、國家所有外,還可歸農戶個人所有。在經營形式上可以家庭自營、農民合夥經營、農戶承包經營,以及由國家或合作經銷組織設立農機服務(隊、站、公司)經營。重視農業機械化的智力投資,培養出大批適應農業機械化發展需要的人材,等等。我國農業在集體化的基礎上逐步實現機械化,是發展農業生產力的根本途徑。

農業機械化發展,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勞動力,但弊端是用農家肥少了,農藥多了,深耕細作不到位,土地的貧瘠化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