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揚州有哪些美女

心理 閱讀(2.06W)
揚州有哪些美女

在揚州這塊豐潤的土地上,自古以來誕生了無數著名的美人兒,如史冊上第一位記載姓名的“和親公主” 劉細君、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后趙飛燕、堪稱中國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兒、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的紅顏知己朱簾秀,另外還有馮小青、方婉儀、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數不勝數。在文學作品中,更隨時可見揚州美女的身影,如馮夢龍筆下怒沉百寶箱的杜十娘,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瓊花仙子、芍藥女等,而最著名的當屬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刻畫的揚州姑娘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林黛玉的形象,正是揚州美女的真實寫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說的是姿態美好舉止輕盈正是十三年華,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麗,捲起珠簾賣俏粉黛沒有比得上她。這首唐代大詩人杜牧筆下讚美揚州女人的七絕,是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杜牧調任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之時與揚州名妓的分別之作。從詩中不難看出,這位大詩人對揚州女人的傾慕,大有“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概同時,也讓人領略了揚州美女所具有的曹植《洛神賦》中那種“翩若驚鴻,宛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鬆”的風姿神韻。

揚州自古出美女!南朝文人鮑照在《蕪城賦》裏說“東都妙姬,南國佳人,蕙心紈質,玉貌絳脣”。南國,指的就是揚州。“揚州美女”的說法,甚至風行海外。一位清初訪華的荷蘭使節,讚歎說:“這裏美女如雲,她們的氣度優雅嬌美迷人,遠勝其他地方的女子。”

揚州自古出美女!不知道已經流傳了多少年。“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姓名”。杜牧當年的《遺懷》之作,讓人領略了揚州青樓的美色。歷史上揚州美女雖多出“青樓”,但都才貌雙全、琴棋書畫兼備,爲歷代文人所流連。古代文人對揚州女人有着獨到的鑑賞力,秦少游一句“柔情似水”成了多少男子的擇偶標準和多少女孩子的努力方向。

當然,中國出美女的地方不少。“燕趙佳人”、“吳越嬌娃”、“洛陽女兒”、“米脂婆姨”……唯獨“揚州美女”叫得最響、流傳最廣。天涯何處無芳草,爲何揚州一枝獨秀呢

揚州地處長江、淮河交匯之地,景色宜人,氣候溫和,乃中外歷史文化名城。這裏不僅風光綺麗,且人物妖嬈,自古有揚州出美女的佳話。加之飲食恬淡,故女子膚色多細膩、白皙而微紅,正所謂“鍾靈毓秀”。川澤秀媚,風和雨潤,物產豐饒,氣候宜人。揚子江在身邊流淌,古運河穿城而過,瘦西湖千嬌百媚。在潤漫的季風吹拂下,這樣一方水土養育出的女兒,水靈靈、翠生生,如雨後海棠那一抹新鮮般透明。

揚州女孩用“小家碧玉”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的,她們大多安靜恬淡,柔婉可人,閨秀型居多。都說女人是水做的,揚州女人更是如此,她們娉娉婷婷地走向你,如吟詩般的溫存軟語,似夜鶯低聲呢喃,讓人心醉,這樣的柔美女子,更能迷醉男人心,那種柔婉自如的氣質如同江南山水一樣令人心動。

揚州是水網交織、波光瀲灩的水鄉,揚州女人就像那清澈透明的水,溫潤,清爽。她們佔有了一份得天獨厚的良好生存環境和生活氛圍,這使她們更多蒙受了上天的偏愛,出落得一個個如花似玉,貌若天仙。

有人說:山東出武松,揚州出美女,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揚州自古繁華。唐代揚州是國中最繁華的城市,清代揚州鹽商把持了全國的鹽運業,富甲天下。因此,揚州詩書禮儀之家、鐘鳴鼎食之戶衆多,文人士子云集,詩畫琴書雅集頻繁。沒有困頓窘迫的生活壓力,卻有濃郁的藝術氛圍薰陶,這樣的環境裏生長的揚州女子,怎麼能不優裕從容、蘭質蕙心、氣韻生動“十里栽花算種田”,揚州有種花的傳統揚州的香粉十分有名,連《紅樓夢》裏都提到揚州自唐代起銅鏡製造就聞名天下揚州工藝發達、首飾製造十分精美……這些,都爲揚州美女的外在美提供了物質基礎。

她們總把自己裝扮得清爽宜人。看到這樣的女人,心會變得安靜,沒有騷動,沒有焦灼,靜如止水。這些安安靜靜隨時守分的女人,讓男人感到熨貼自如、爽心悅目。她們在淡泊中體現出柔情,在矜持中顯示出神祕,她們的安寧恬淡,活出了女人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的歲月。

揚州女人之所以安寧恬淡與衆不同,或許是得宜於揚州的水吧。揚州女人的美就像江淮梅雨季節所產出的梅子,須細細地品,慢慢地嚼,方能感覺其複雜滋味中的那種單純。從古至今,揚州究竟出了多少美女,無從考證,但她們都集容貌、氣質、修養、技藝爲一體,仙氣、靈氣於一身。

歷史上的揚州美女早已形成了羣體,揚州美女一詞,包容了和揚州有關的所有美麗女性。她們大體由如下幾個部分組成:一是歷史上實有其人的、來自歷代社會各階層的揚州美女二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揚州美女,如瓊花仙子、芍藥女等三是小說戲曲和其他文學作品中的,如《紅樓夢》中的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在瓜洲沉江的杜十娘等人。那麼,揚州的歷史上有多少真實的美女呢

1、劉細君

劉細君,漢武帝時人,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爲改善民族關係,穩固漢朝邊疆,劉細君被漢武帝遠嫁烏孫國,成爲史冊上記載姓名的第一位“和親公主”。劉細君善於寫詩,她的《黃鵠歌》是揚州歷史上第一首詩歌,影響深遠。

2、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后。因其身輕如燕,成帝賜名爲“飛燕”。其父馮萬金是江都王府舍人,精通音樂。唐代李白在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句。相傳趙飛燕穿着雲芙紫裙,在高榭之上表演歌舞,忽然起風,飛燕隨風欲去。因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成帝特地大興土木,築起“七寶避風臺”。後因宮廷鬥爭,被廢爲庶人,被迫自殺。

3、趙合德

趙合德,漢成帝時人,趙飛燕妹妹。趙合德與趙飛燕是雙胞胎姊妹,兩姊妹均姿色超人。因父親擅長音樂,合德從小受音樂薰陶,歌聲輕柔動聽,富於抒情。飛燕得到皇帝專寵後,想起手足之情,乘機向成帝稟奏,於是派人將合德召入宮內,封爲昭儀。從此,姊妹二人專寵後宮。

4、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唐代武則天時人,曾祖父上官弘本是陝州人,因作隋江都宮監而移家江都。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名臣,後爲武則天所惡,死於獄中,婉兒被配入宮廷。武則天對她的文筆讚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參與撰擬詔書。《全唐文》中所收唐中宗文誥兩卷,都出自她手。這位天賦極高的女子,後來死於宮廷權力鬥爭之中。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

5、劉採春

劉採春,唐代揚州參軍戲名伶。以唱《望夫歌》聞名,其詩收入《全唐詩》中。詩人元稹與之交好,並贈詩給她,有“選詞能唱望夫歌”之句。其詩又作《羅嗊曲》,有云:“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抒發了商人遠行、家人盼望之苦。據說,劉採春一唱此曲,聽者無不垂淚。

6、李端端

李端端,唐代揚州善和坊藝伎。風流詩人崔涯愛惡作劇,遊歷揚州時寫詩譏嘲她:“黃昏不語不知行,鼻似煙窗耳似鐺。獨把象牙梳插鬢,崑崙山上月初明。”意謂其膚黑,從此端端門庭冷落。後經請求,崔涯又寫詩讚頌她:“覓得黃騮鞁繡鞍,善和坊裏取端端。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意謂其膚白,從此端端又門庭若市。明代唐寅曾繪《李端端圖》,並題詩云:“善和坊裏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誰信揚州金滿市,胭脂價到屬窮酸。”

7、毛惜惜

毛惜惜,南宋時揚州名妓。祖居高郵,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學書學劍,多才多藝。幼年時金兵南犯,高郵淪落,父母雙亡,與乳母李氏逃至揚州。因惜惜懂得琴棋書畫、歌舞彈唱,很快在揚州城裏有了名氣。後被高郵總兵榮全強行納爲小妾。榮全叛亂,毛惜惜宴前斥責榮全,被碎割殺死。亂平後,宋理宗封毛惜惜爲英烈夫人。《宋史》有毛惜惜傳。墓在高郵城南,俗稱“毛惜惜姑娘墳”。

8、李翠娥

李翠娥,元代揚州藝伎,熟讀《史記》《漢書》。揚州總管不相信她知書,指着庭前梅花讓她作詩,翠娥當即作《詠梅》一首:“粲粲梅花樹,盈盈似玉人。甘心對冰雪,不管豔陽春!”總管見了,不得不服。

9、朱簾秀

朱簾秀,一名珠簾秀,元代雜劇名伶,常在揚州演出,人尊稱爲“朱娘娘”。她和當時著名曲家關漢卿、盧摯、馮子振等均有唱和,自己也能作曲,其《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寫道:“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全曲寫青山、寫煙雲、寫篷窗、寫大江,情景水乳交融。關漢卿有《贈朱簾秀》讚美她:“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着神仙!”

10、李楚儀

李楚儀,元代揚州雜劇名伶。與著名曲家喬吉交往甚密,喬吉至少有《賈侯席上贈李楚儀》、《席上賦李楚儀歌以酒送維揚賈侯》等七首散曲,是贈給李楚儀的。著名元雜劇《揚州夢》中的杜牧實爲喬吉自己的影子張好好也即李楚儀的影子。楚儀擅長歌唱,《青樓集》載:“李楚儀,維揚名伎也,工小唱,尤善慢詞。”其女兒童童繼承家學,善於雜劇,時往松江演出。

11、翠荷秀

翠荷秀,本姓李,元代揚州雜劇名伶。《青樓集》記載她:“雜劇爲當時所推。自維揚來雲間,石萬戶置之別館。石沒,李誓不他適終日卻掃焚香誦經。石之子云壑萬戶、孫伯玉萬戶歲時往拜之。餘見其年已七旬鬢髮如雪兩手指甲皆長尺餘焉。”這位出色的雜劇藝人,可惜未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藝術才華。

12、柳依依

柳依依,明代揚州有兩個柳依依。一爲才女,見《留青日札》:“依依姓柳氏,字倚玉,揚州二十四橋人也。年減橋數之零,種出章臺之秀。腰不堪束,甚於柔條。眉不假描,渾如初葉。娟娟可愛,嫋嫋無雙。辭翰逸羣,舞歌獨步。”她最善於歌唱《陽關三疊》。一爲烈女,見《隨園詩話補遺》:“柳依依者,乩仙也。自言維揚女子,歸方氏,年才十八,遇亂被虜,絕水漿七日,誓死全貞,竟得脫免。”她遇到戰亂,成爲俘虜後,爲了不受侮辱,絕食而死。

13、馮小青

馮小青,明代揚州才女。幼時從母親學習詩書音樂,後嫁杭州馮生。因大婦忌妒,被隔離在西湖孤山居住,不得與丈夫見面。在孤寂的生活中,小青整天以讀《西廂記》、《牡丹亭》打發日子,不久抑鬱而死。臨死前,自己梳洗整潔,焚燒詩稿,遺稿有《小青詞》。《紅樓夢》曾引用馮小青詩:“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形象看,明顯受了馮小青故事的影響。

14、田秀英

田秀英,明代揚州女子,明思宗最寵愛的貴妃。父親田遇弘本是西安人,因在揚州經商,遂居揚州。田秀英幼時從母親學琴,後被選入宮中。《明史》說她“生而纖妍,性寡言,多才藝”。她聰明伶俐,經常變化髮型、服飾,一經她帶頭,宮中立刻起而仿效。她喜歡別出心裁,把原來闊大的門窗改小,爲露天的道路蓋上涼棚,還把揚式傢俱採入後宮。《永和宮詞》稱之爲“揚州明月杜陵花”。

15、馮翠霞

馮翠霞,明代揚州戲曲演員,先工弋陽腔,後習崑山腔。初爲揚州徐老公家班中人,後來轉贈江南錢侍御,成爲錢家昆班領袖。《筆夢敘》雲:“馮翠霞者,小名觀舍,性極慧,從維揚來。”

16、王微

王微,字修微,明代揚州才女,一說爲“秦淮八豔”之一。幼年喪父,飄零無依,及長淪落風塵。先後歸茅元儀、許譽卿,皆不終。晚年皈依佛教,自號“白衣道人”。王微工詩文,著有《樾媛詩集》《遠遊草》《期山草》《名山記》等。《列朝詩集小傳》《名媛詩歸》等書,都有王微的記載。

17、金姑

金姑,清代揚州歌女,在廣東珠江花艇賣藝,擅長歌唱揚州清曲《小郎兒曲》。李鬥在《揚州畫舫錄》中說,他曾經三遊珠江,詢問當地人最好的歌伎是誰,“皆雲揚伎金姑最麗”。因爲金姑的傳唱,致使揚州清曲在廣東盛行,並被刻板傳播,後來結合當地民歌,演變成廣東南音。

18、陳素素

陳素素,清代揚州才女,工詩,善畫,能度曲,自號“二分明月女子”,著有《二分明月集》。她先嫁給萊陽書生薑仲子,後被揚州豪強奪取,暗中仍與姜仲子互通情愫。姜仲子派人捎信給她,她折斷指環,表示“必還”之心(環、還同音)。清初《秦樓月》傳奇,就是寫陳素素的故事。素素有《述懷》詩,自稱:“妾非農家女,少小在蕪城。十三學刺繡,十五學彈箏。”

19、金玉

金玉,清代揚州女子,後嫁給詩人袁枚。袁枚多次到揚州來,遍覽揚州女子,只有金玉最爲中意。據《隨園軼事》記載:“金玉者,秀外慧中,無抹脂障袖惡習。先生一見悅之,遂與定情。”

20、翁悟情

翁悟情,清代揚州俠女。性好武藝,狀如男子,常常來往於揚州、鎮江之間。《履園叢話》記載說:“悟情女士,姓翁氏,揚州人……意氣豪放,善吹簫,能填詞,尤嫺騎射,上馬如飛。一時名公卿,皆敬其爲人,真奇女子也。”

21、方婉儀

方婉儀,字儀子,號白蓮居士,清代揚州畫家,揚州八怪羅聘之妻。善於畫梅、蘭、竹、石,一枝半葉,點染翰墨,瘦影疏香,自有意趣。所繪《涉江採芙蓉圖》,淡冶清妙,用“兩峯之妻”小印。又能作詩,著有《白蓮半格詩》。

22、馬鳳英

馬鳳英,清代揚州戲曲藝人,工於小旦,在揚州市井間名馳一時。演藝極佳,晚年登臺,仍如少女。《續揚州竹枝詞》稱頌她:“女戲慣爲街市客,轎窗傍晚影模糊。就中誰是馳名者馬鳳英仍像小姑。”

23、汪二姑

汪二姑,清代揚州女子。乾隆南巡時,揚州官紳蒐羅民間美女侍候,家住綠楊村的汪二姑也被徵集。《南巡祕記》記載,二姑出身貧寒,但“白皙妍美,如大家閨秀”。二姑被徵集後,爲乾隆龍舟拉縴。龍舟每行一里,便暫停,皇帝上岸小憩。二姑被乾隆看中,邀其登御座,欲有所詢,而二姑堅決不從。乾隆大怒,命人將二姑關進另室。就在這一天,二姑死了,頸上有深深的勒痕。

24、楊小寶

楊小寶,清代揚州歌伎。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蘇州人錢湘舲中了狀元,江南士子爲之沸騰。錢湘舲科場得意,離京南下,不免到素以歌吹著名的竹西逗留。他在揚州觀劇賞曲,深爲揚州女伶的技藝精湛歎服,於是從中評出“狀元”、“榜眼”、“探花”三人,均爲當時揚州歌壇的佼佼者,即楊小寶、顧霞娛、楊高三。由“欽點狀元”來品評“曲壇狀元”,雖只是文人遊戲,一時傳爲“狀元評題狀元”的佳話。詩人趙翼欣然賦詩云:“無雙才子無雙女,並作人間勝事誇!”

25、小云

小云,清代揚州女子,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之密友。龔自珍因力主改革,受到排擠,48歲憤然辭官出京。這一年他遊歷南北,經過揚州時,與小云產生綢繆情意,一連作詩數首。在著名的《己亥雜詩》中,龔自珍詠道:“能令公慍公復喜揚州女兒名小云。初弦相見上弦別不曾題滿杏黃裙。”他對小云是異常喜愛的,然而詩的語調又不無輕狂之意。重到清江浦前,他再次見到小云,又寫了三首詩。《己亥雜詩》中至少有七首詩是爲揚州小云而作。

26、田小蓮

田小蓮,清代揚州藝伎,在蘇州賣藝。《吳門畫舫續錄》雲:“田小蓮,行二,維揚人,向與卞琴霞同寓禮拜寺前,嫷服侻裝,獻酬應對,靡不中節,而淺笑低顰,百端交集,意靈犀一點,通徹人寰。”可見當時揚州女子在蘇州的風采。

27、如意

如意,清代揚州歌伎,在南京秦淮河賣藝。平時喜歡淡妝,如梨花倚雪,有摒棄鉛華之意。《白門新柳記》記載她:“如意,廣陵人,居釣魚巷之西。圓頰豐肌,其秀在骨,人以‘肥環’目之。”

28、張書玉

張書玉,晚清揚州藝伎,在上海灘賣藝。晚清上海的著名藝伎,有所謂“四大金剛”之說,即張書玉、林黛玉、陸蘭芬、金小寶。據《梅庵談薈》記載,張書玉“產於廣陵,來滬標幟”。書玉頎身玉立,備極妖冶,百般技藝,無所不能,在小說筆記中多有記述。

29、鄭滿仙

鄭滿仙,晚清揚州俠女,在南通賣藝。富商大賈爭相接近,而滿仙不屑一顧,只與李生相好。太平軍戰亂時,她勸李生不要兒女情長,“此時正大丈夫建功立業之秋”。後來滿仙陷入亂兵中,從城頭跳下自殺。《淞隱漫錄》記載說:“滿仙,揚州人,而生長於琴川。及笄,光彩豔發,丰姿婀娜。”

30、鍾蓮娘

鍾蓮娘,晚清揚州瘦西湖船孃,亂髮粗服,不施粉黛,但別具風情。清末揚州船孃甚多,如洪四娘、沈家娘、王家新妯娌等等,而以鍾家姊妹最爲出色。《小遊船詩》雲:“大船不及小船忙,最數鍾家姊妹行。”《揚州竹枝詞》雲:“遊船最是小船忙,爲戀鍾家姊妹行。”《廣陵潮》描寫的那個在河邊一叢紅蓼花後面露出髮髻的,就是“鍾家大丫頭”。

外在因素――醞育美女的先天條件。

一.地理原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揚州:揚子江在身邊流淌,古運河穿城而過,瘦西湖千嬌百媚。加之民俗飲食恬淡,所以女子膚色多細膩,白皙而微紅,水靈靈、翠生生,彈指可破。

二.經濟基礎――揚州自古繁華。唐代揚州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清代揚州鹽商把持了全國的鹽運業,富甲天下。沒有困頓窘迫的生活壓力,飽暖思藝術

三.宣傳到位――傳播學也是一門學問。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揚州名揚天下杜牡的“玉人何處教吹簫”也讓揚州美女享譽古

內在因素――美女本身的過硬指標

四.文化氛圍――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文人墨客雲集,詩畫琴書雅集。揚州上萬戶家庭有古箏,彈奏者大多爲女性,這是在全國罕見的,說明揚州女性有着音樂的傳統。這也培養了揚州美女的內在之美。

五.外在優勢――揚州美女外在美的物質基礎。揚州有種花的傳統揚州的香粉十分有名,連《紅樓夢》裏都提到揚州自唐代起銅鏡製造就聞名天下揚州工藝發達、首飾製造十分精美……這些爲女人的一身行頭做足了“功課”

另外揚州出美女民間流傳很多版本,據考證有兩種說法比較靠譜。

一.風流皇帝隋煬帝曾遍選天下秀女,有姿色者盡皆入圍,百裏挑一,遴選數千美女爲嬪妃,入宮隨侍。公元617年,隋煬帝到揚州看瓊花,攜後宮佳麗數千與之同行。煬帝在揚州被刺,隋朝滅,天下動亂。數千佳麗落戶揚州,嫁人生子,繁衍生息。是爲揚州出美女之原因一 二.揚州自唐朝以來,文化昌盛,市井繁華琴臺舞榭,品竹彈絲,夜夜笙歌不息四海之內,達官顯要、墨客騷人云集而來,藝界名媛、青樓名豔趨之若鶩。於是就有大的鹽商就打起了這樣的主意――從窮苦人家選一些女孩(花點錢就行,窮人家養不起,送人也是送,賣也實屬無奈,加上去買的人巧舌如簧並信誓旦旦地保證),要求五官端正、面板紅潤,用通俗話講就是美人坯子。買回來就花大價格請人培養其棋琴書畫,讓其氣質、文化、修養、技藝融爲一體,仙氣、靈氣、巧氣集於一身。最後再賣到妓院(但這樣的女人通常是妓院的當家花旦,出場費很高,而且是賣藝不賣身的)。於是有了“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詩句,實際就去消費的、瀟灑的。這樣產生了諸多美女,這樣的說法實際是貶義的、曖昧的,埋汰了揚州美女。“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也是類似的說法。

揚州美女,曾經讓多少國人魂牽夢繞,儘管現在已不是一枝獨秀了,但仍然給人以遐想。揚州美女是國人心中永遠的夢中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