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哈爾濱師範大學校訓

心理 閱讀(9.75K)
哈爾濱師範大學校訓

哈師大校訓是敦品勵學,弘毅致遠。含義是體現了師生追求道德、學問、胸懷廣闊、意志剛強的品質和決心成爲國家棟梁之才的理想。哈爾濱師範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爲特色,文、理、藝、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1、校訓精神

校訓:敦品勵學 弘毅致遠

釋義:“敦”本意爲厚重,引申爲奮勉敦品,指砥礪品德。勵,意爲奮勉、致力勵學,指發奮學習。“敦品勵學”出自清學者樑章鉅《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勵學,實爲儒宗。”這裏用“敦品勵學”來評價可爲儒者典範的人,說明它反映了學者致力於自身道德修養、發奮學習的高尚境界。

    “弘毅”意爲心胸寬闊而意志剛強,出自《論語·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意思是,一個士(古代指有理想有節操的知識分子)不能不心胸廣闊而意志剛強,因爲他肩負重任,而面臨的路又很長。

“致遠”本意爲達到遠方,出自《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後多比喻人才卓越,可任大事。《文子·上仁》中有“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引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校訓體現了哈師大師生追求道德、學問、胸懷廣闊、意志剛強的品質和決心成爲國家棟梁之才的理想。

2、行知精神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現代教育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和愛國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他批判地吸收了古今中外各種教育思想的精華和總結自己長期的教育實踐經驗,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論爲主線的一整套教育學說。陶行知的一生是爲我國的人民教育事業作出不朽貢獻的光輝的一生,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的一生,他的崇高師德和無私精神堪稱“萬世師表”。

1947年10月,爲紀念陶行知先生,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部和松江省政府決定,將我校前身松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更名爲“松江省立行知師範”。從那時起,哈爾濱師範大學便同陶行知先生這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名字結下了深厚的淵源。在大半個世紀的崢嶸歲月中,“行知”二字也成爲光輝的烙印,伴隨哈爾濱師範大學成長至今。幾代哈師大人,以陶行知先生爲楷模,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爲指南,以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理想和精神境界作爲自己教書育人的不懈追求,積澱形成了以“無私奉獻、知行合一、務實進取、教育爲公”爲核心要義的“行知精神”,並透過代代傳承,使“行知精神”在這座北疆師範學府生生不息、茁壯成長,成爲一種育人傳統、一種文化傳承、一種思想象徵,作爲哈師大人的精神支柱,永遠屹立在哈師大的精神殿堂。

3、從師準則

從師準則:學高爲師,身正爲範。

“學高爲師”意爲學識高才能爲人師“身正爲範”意爲品行端正才能爲人所示範。“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是指作爲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質。

哈爾濱師範大學作爲一所以教師教育和思政引領爲辦學特色的師範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近年來,學校全面提升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