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賈島的詩歌風格是

心理 閱讀(1.24W)
賈島的詩歌風格是

     賈島早年家境貧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雲遊,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爲“賈長江”。

    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悽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後又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餘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他的詩喜歡描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言律詩見長。注重詞句錘鍊,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於他的詩句“僧敲(推)月下門”而來的。賈島的苦吟,實際上是在煉意、煉句、煉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這些又都是與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時代性分不開的。首先我們看到賈島非常用力於煉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勝的意境。

   如果寫一首詩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蠟,叫人讀了興趣索然,那就不如無詩。有了好的意境,然後還必須保證這種意境能夠在字句上充分表達出來。

   賈島的每句詩和每個字都經過反覆的錘鍊,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寫成之後,卻又使讀者一點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跡,就好像完全出於自然,一氣呵成的樣子。由此可見,所謂苦吟只能是從作者用功的方面說的,至於從讀者欣賞的方面說,卻不應該看出作者的苦來。

賈島的詩歌風格是

詩運落魄的苦吟者——賈島詩歌風格賈島是韓孟詩派的一員干將 ,向以推敲苦吟著稱 ,與孟郊並稱“郊島”。賈島生前已頗負詩名 ,後世規摹賈島者代有其人。

但因大文豪蘇軾“郊寒島瘦”與司空圖“寒澀”的評語 ,加之後人對此評語的片面理解 ,賈島作爲詩人的價值定位逐漸失去全面與公正。

蘇軾在《祭柳子玉文》中評價孟郊、賈島作品創作的總體特點爲“郊寒島瘦”,即“寒”、“瘦”沒有本質區別,既指孟郊、也指賈島,二人則都曾說及自己作品有“苦吟”風格,所以自含義而言,“苦吟”和“寒瘦”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爲二人都爲中唐“苦吟”詩人的代表,都以主觀色彩強烈的抒情方式強化詩歌自我表現傾向,以個性化藝術表現方式激發“元和”詩壇求奇尚異的風格追求同時,二人於作品體現的生活與處世態度及詩體選擇和主要表現手法方面存在不同,原因主要在於孟郊“苦吟”並非爲藝術而藝術,而是以詩的形式反映自身窮困生活和不平遭遇而賈島則多刻意迴避現實,以冷眼旁觀態度對待社會,從而形成清奇僻苦風格同時,二位詩人所代表的“苦吟”風格始終以獨特的藝術追求性屹立於中唐詩壇,並對後人詩歌創作的復古風氣、儒道濟世風氣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