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人的盲目性

心理 閱讀(1.07W)
人的盲目性

瞭解一個人非常困難。即使我們認識一個人十幾年,仍可能在某一天驚呼——對方竟然是個這樣的人。人性未必是脆弱的,但它一定是多面的。多面的性格如棱鏡一般,讓一個人在不同的光線中照射出不同的顏色。這種變化可能來自於一個人內部性格本身的矛盾,也可能是受到了外部的影響,讓一個人在羣體的行動中不自覺地改變。

198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埃利亞斯·卡內蒂將“人性”一詞作爲自己畢生寫作的主題。他研究人性中複雜的曲調,分辨在大衆難以區分善惡的、衆聲嘈雜的20世紀中,哪些音調是人類靈魂所固有,哪些又不過是口號或信仰的迴音。從《迷惘》《獲救之舌》《耳證人》,再到社會學著作《羣衆與權力》及筆記《人的疆域》,卡內蒂的作品爲我們在今天理解人性方面留下了豐富的樣本。

20世紀前中期,受到戰爭影響的人們以極高的熱情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說。但是對二十出頭的猶太作家卡內蒂而言,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分析除了爲個人行動尋找統一藉口外,完全沒有任何說服力。況且,卡內蒂成長過程中母親暴君般的管理方式,又怎麼會讓他產生所謂的戀母情結呢

人的盲目性

盲目性就是沒有明確的方向,既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面、哪個方向發展(或努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盲目性。主觀性是說,一個人,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論在什麼地方,不論做什麼事情,或者遇到什麼情況,總是(不顧客觀實際)喜歡憑藉自己的經驗、知識和愛好,自以爲是的進行分析、判斷乃至做出決議。盲目性和主觀性,是人類正確認識客觀世界的天敵,是影響人類正確判斷的最大困惑。正是因爲盲目性和主觀性的存在,才導致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誤讀、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