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杜甫千古流傳的兩句古詩是什麼

心理 閱讀(2.8W)
杜甫千古流傳的兩句古詩是什麼

兩句古詩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無邊落水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原文《望嶽》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譯文

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層層白雲,盪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峯,俯瞰羣山豪情滿懷。

賞析

從這兩句富有啓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爲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爲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爲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爲杜詩“當以是爲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爲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着眼的。

登高  唐代: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爲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鑑賞

此詩載於《杜工部集》,全詩透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