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楊雄太玄經的典故

心理 閱讀(2.94W)
楊雄太玄經的典故

《太玄經》,漢代揚雄編撰,也稱《揚子太玄經》,簡稱《太玄》、《玄經》。揚雄撰《太玄》,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爲最高範疇,並在構築宇宙生成圖式、探索事物發展規律時以玄爲中心思想,是漢朝道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四庫全書》爲避康熙皇帝玄燁之名諱,改爲《太元經》。

《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二卷,《文獻通考》作十卷。其書模仿《周易》體裁而成。分一玄、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贊,以模仿《周易》之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重卦、三百八十四爻。其讚辭,相當於《周易》之爻辭。《周易》有《彖傳》、《象傳》等“十翼”。作補充說明,《太玄經》亦作《玄衝》、《玄摛》等十篇做補充說明。“玄”,如字形,意爲螺旋式“輪迴”,是自然規律的形態一般性構架。源出《老子》“玄之又玄”。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83~贊曰:雄之自序云爾。初,雄年四十餘,自蜀來至遊京師,大司馬車騎將軍王音奇其文雅,召以爲門下史,薦雄待詔,歲餘,奏羽獵賦,除爲郎,給事黃門,與王莽、劉歆並。哀帝之初,又與董賢同官。當成、哀、平間,莽、賢皆爲三公,權傾人主,所薦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及莽篡位,談說之士用符命稱功德獲封爵者甚衆,雄復不侯,以耆老久次轉爲大夫,恬於勢利乃如是。實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以爲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史篇莫善於倉頡,作訓纂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賦莫深於離騷,反而廣之辭莫麗於相如,作四賦:皆斟酌其本,相與放依而馳騁雲。用心於內,不求於外,於時人皆曶之唯劉歆及範逡敬焉,而桓譚以爲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