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類似於通感的修辭手法

心理 閱讀(2.27W)
類似於通感的修辭手法

通感和比喻這兩種修辭手法,在形式上是十分相似的。

例如:①突然是綠茸茸的草阪,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劉白羽《長江三峽》)

②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翦伯贊《內蒙訪古》)

例①是通感,例②是比喻,從表面看,兩句都以比喻的形式出現。本體、喻體、比喻詞都具備,似乎完全一樣。所以,比喻和通感這兩種修辭手法,非常容易混淆。但是,如果我們由表及裏,細細分析,就不難發現,這兩個句子其實有着有着很大的差別。

例②用“青銅的屏風”喻“秋天的陰山”,是以視覺形象喻視覺形象,借“青銅的屏風”例顯現陰山的古老和巍峨,其本體和喻體都在同一個感覺範圍內。

例①的情況就不同了,“綠茸茸的草阪”是視覺所見,而“充滿幽情的樂曲”是聽覺所聞,本體、喻體不在同一感覺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