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造紙術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

心理 閱讀(1.44W)
造紙術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

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勤勞和智慧。早期的紙以大麻爲原料製成,非常粗糙,不便於書寫,大都只是用來包裝物品,但因爲紙的出現才引起了書寫材料的革命,其中蔡倫以其重大的貢獻而留名青史。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所以紙的發明是一項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一項重大的成就。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體現中華民族古代科技成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蔡倫,東漢年間桂陽郡(湖南省耒陽市)人,出身於鐵匠家庭,自小對鐵器製造感興趣,由於家庭貧困,被送進皇宮爲宦,歷任中常侍加尚方令、長樂太僕,封龍亭侯,掌管皇宮的製造業機構。

造紙術後透過絲綢之路傳入到西方,造紙術是世界文化傳播方式的一次革命,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寶貴貢獻,極大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蔡倫是中國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第一位偉大發明家,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排名中名列第七名,讓我們永遠記住他。

造紙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傑出貢獻。我國造紙術傳播出去後,解決了上述困難,大大促進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動了時間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的影響着世界歷史的進程。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發明於西漢時期、改進於東漢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爲赫蹏或方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