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春秋表明傳統史學的什麼功能

心理 閱讀(1.76W)
春秋表明傳統史學的什麼功能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又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編年史,在中國史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從多方面創立的史學傳統,對司馬遷及以後的歷代史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春秋》記載自魯隱公元年至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481年)共242年史事,大約有1.5萬字。內容主要是各諸侯國間聘問、會盟、戰爭等政治事件,也有關於自然現象如日食、水旱等的記錄。

主張“大一統”和經世致用,是《春秋》對中國史學傳統最重要的影響。

孔子尊奉周王室,強烈地表達他的政治理想是實現統一的王權,重新實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有序局面。

孔子的主張雖有保守的一面,但其思想內核和在歷史上產生的影響,卻有積極的一面。春秋及其後的戰國時期,各國分立,攻伐征戰不斷。

然而從歷史發展的主流看,在統一趨勢與分立傾向的相互鬥爭中,統一的力量仍在根本上起主導作用。因爲人民大衆擁護統一,反對分裂割據造成生產、生活、交通的困難與痛苦,更反對戰爭造成的慘禍。

孔子的尊王和大一統思想,正好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發展的本質和主流。這對中國走向統一的歷史道路是有重要意義的。

春秋表明傳統史學的鑑戒陶冶功能。

孔子作《春秋》,不欲載之空言,主張透過具體史事呈現微言大義,有褒有貶,使亂臣賊子知所戒懼。這一傳統爲後來史家所繼承。這表明中國史學的主要功能是鑑戒陶冶。

《春秋》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儒學經典。孔子修《春秋》的第一要義就是要“正名”(《論語·子路》)。春秋以來,政治鬥爭日趨激烈,統治階級內部相爭相剋愈演愈烈,以至臣弒君、子弒父的行爲越發嚴重,孔子認爲之所以社會出現了這些現象,關鍵就在於人們無視名分的道德要求,因此撥亂反正當自正名始。透過正名,使社會各階層按照名分所涵的道德義務,把自己的行爲納入一定的秩序範圍,以實現國治民安。

《春秋》爲書寫歷史確立了原則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微言大義,即褒善貶惡的“春秋筆法”

史學上的貢獻孔子編撰的《春秋》是記載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魯國曆史的第一部史書。這部《春秋》僅僅一萬餘字卻記載了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可謂言簡意豐。

《春秋》爲書寫歷史確立了原則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微言大義,即褒善貶惡的“春秋筆法”。《春秋》大義實行起來,天下的亂臣賊子都害怕了。《春秋》爲我國兩千多年史學的發展創立和奠定了基礎,應該說中國史學之父不是司馬遷而是孔子。孔子開修史之先河,是爲我國史學奠基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