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19世紀20世紀初勞動力結構的變化

心理 閱讀(2.8W)
19世紀20世紀初勞動力結構的變化

第一次工業化時期的城市經濟史和社會史研究較爲充分。這一時期,俄國社會結構發生鉅變,國家發展模式導致社會政治前所未有的震盪。如其他進行工業化的國家一樣,俄國也是生產方式現代化和勞動環境極端落後的矛盾體。歷史學家通常關注工廠工人的日常生活,對城市其他勞動者關注不夠,而產業工人並不是城市勞動人口的主體。對工人日常生活的研究帶有傾向性,忽略有人從工廠盜竊生產材料或者在工廠放高利貸等“非無產階級”行爲。

由於史料不足,我們對女僕、小手工業者、小商人、夥計、馬車伕、守院人、堂官、苦力等勞動者的生活狀況並不瞭解,現代人並不關心類似問題,更關心社會變革潛在力量工人的生活狀況。工人階級在革命中發揮的作用是史無前例的。在大罷工和1905年革命資料中,幾乎找不到關於廣大勞動者生活狀況的記載,可供使用的統計材料不多,大革命前幾乎所有和勞動者收支有關的調查資料都只涉及農民和工人,只有基輔的調查有其他無產者的資料[1](p.54)。爲重現革命前廣大勞動者的生活畫面,深入瞭解當時的社會環境,必須對分散的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利用有限史料呈現勞動者生活的基本畫面。

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革。只有正視這種變革,正視問題,才能保證我國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隨着我國農村改革的逐步推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農村出現了剩餘勞動力,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出現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大規模轉移的“民工潮”,大規模的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到沿海城市的工業和服務業,廉價的勞動力成本爲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使中國勞動密集型行業發展迅速,爲中國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

但是近年來,隨着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等問題的出現,2004年開始在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民工荒”現象。進入2008年以來,這種“民工荒”現象已開始向內陸地區蔓延,並逐漸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負面衝擊。這表明,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革,必須分析這種變革的發展趨勢和新特點,正視問題,才能保證我國經濟結構的順利轉型、實現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我國勞動力市場已經進入有限供給階段

始於1970年代末期的中國農村改革,提高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也導致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現,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中國城市改革的推進,向城鎮集中的農村勞動力逐漸成爲主流,並一度造成了壯觀的“民工潮”現象。農村剩餘勞動力在短時內大量進入城市就業,意味着我國的勞動市場具有無限供給的特徵。

以民工荒現象爲標誌的勞動力短缺現象首先於2004年出現,隨後就從未間斷,並推動着普通勞動者工資持續上漲。從農業就業人數看,從2004年開始,農業就業人數開始出現快速下降的趨勢,2006年下降速度最大。

從我國農業產出模型看看,2006年我國農業勞動邊際產出由負轉正,即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開始對農業產出產生影響,說明勞動力已經從無限供給進入有限供給階段。從勞動力數量的供給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停止增長,人口撫養比相應不再下降的轉折點,稱爲人口紅利轉折點,經過該轉折點,意味着人口紅利的消失。

根據最新預測,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逐年下降,預計在2013年前後達到峯值,屆時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接近10億。自那時以後,勞動力的絕對數量不再增加。而且,在達到峯值之前,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長率已經遞減。因此,我國的勞動力市場必然進入有限供給階段。

勞動力發展變化規律是社會生產中勞動力的體力與智力作用變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生產力諸因素自身發展規律之一。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技術構成的變化,對勞動力的體力和智力作用有不同要求。

社會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在勞動中的體力因素作用逐漸下降由傳統的經驗和手工技巧組成的智力因素部分,其作用也不斷下降,由現代的專業科學知識和技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