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攘內必先安外的出處

心理 閱讀(2.04W)
攘內必先安外的出處

“攘外必先安內”,其最早的出處是宰相趙普在給宋太宗的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當內外交困,面臨重大統治危機時,歷代統治者爲應付危機、維護統治,常常以安內爲中心,“安內”、“攘外”並舉。

“攘外必先安內”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之時國民政府的基本國策,意在應對國內“三足鼎立”、國際“四向分散”的形勢。

“安內”是以“剿共”爲中心,包括實現國民黨內的統一和國民政府的“中央一體化”,以及充實國力,加強戰備等內容。

“攘外必先安內”是國民黨處理內政的基本國策,又是圖存禦侮的策略。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選擇先“剿共”後抗日,共產黨則選擇“反蔣抗日”。而隨着局部抗戰向全面抗戰形勢的轉化,雙方的這種選擇逐漸演變爲國共合作抗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