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水滸傳1~3回讀後感50字

心理 閱讀(2.82W)
水滸傳1~3回讀後感50字

歷史中的恩恩怨怨,小說裏的愛恨情仇,人人往往要爭得個“道德制高點”,才做出行動,爲的是哪般無非便是爲了讓自己能夠成爲“是非”中的“是”,“黑白”中的“白”,“對錯”中的“對”,“善惡”中的“善”,留下好名聲。

我也曾以爲,人性本善,可人間的善惡黑白之分,全看我們一生的造化。若是由善變惡,難免留下罵名。於是時刻要求自己,不得肆意妄爲,不得隨心所欲,要聽話、善良,不得做錯事。然而古語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我有心,卻也難逃錯誤。脫口而出的話,不經思考做的事,實在數不勝數。我便困惑了,若是如此,人人都會做錯事,哪裏來的對錯之分

就比如說,《水滸傳》中,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哪一方處於“道德制高點”,輿論所向也許你不假思索:“當然是九紋龍史進和少華山三個頭領。”自然,大家都認爲,他們是四個好漢,滿身都是兄弟義氣。卻不曾想,朱武、陳達、楊春三人作爲官府中人眼中的“寇賊”,打家劫舍,也幹了不少壞事,若是除了他們,也說得上是爲民除害。這麼想,也無可厚非。如此一來,究竟孰對孰錯,誰又是善,誰又是惡呢不知。只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四人最終打退了前來捉拿的三個頭領官兵,逃到了少華山。

再說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不可否認,魯達拳打鎮關西是爲了伸張正義,打擊惡人。可是,難道這鄭屠的罪惡都已到了必須抵上自己的性命纔可抵消嗎大概,他雖罪大惡極,卻罪不至死。同史進大鬧史家村一樣,事情本身似乎已經沒有對錯之分了,只有事情發生的原因,以及最後的結果是確定的了。

說起這,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便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一個角色,阿不思·鄧布利多。在整部小說中,鄧布利多一直是一個和藹、睿智的老校長角色。他極力與黑魔王伏地魔對抗,卻幾乎無人知道他也有狂妄的過往。年輕的他與曾經的黑魔頭格林德沃是比兄弟還親密的朋友,妄圖與格林德沃一起 “清理” 、 統一魔法世界。可是後來,因爲種種原因,他竟親手把格林德沃送進監獄,改頭換面。最後,他也爲了與伏地魔對抗犧牲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