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五禽戲的戲劇

心理 閱讀(1.21W)
五禽戲的戲劇

五禽戲不是戲劇!

華佗五禽戲,流行於安徽省亳州市的傳統體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華佗五禽戲發源於亳州,是東漢醫學家華佗繼承古代導引養生術,依據中醫學陰陽五行、髒象、經絡、氣血執行規律,觀察禽獸活動姿態,用虎、鹿、猿、熊、鳥等動物形象、動作創編的一套養生健身功法。華佗五禽戲,五種動作各有特點、各有側重,但又是一個整體,如能經常堅持綜合練習,就能起到調養精神、調養氣血、補益臟腑、通經活絡等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等慢性疾病,均有較好的治療和康復作用。

華佗五禽戲的傳人們都認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原大地江河氾濫,溼氣瀰漫,不少人患了於關節不利之症。在這種情況下,古人想出了“乃製爲舞”“以利導之”的鍛鍊方法。這種意在模仿飛禽走獸動作神態的“舞”,也正是遠古中華氣功導引術的一種萌芽。

《莊子》中曾這樣描寫:“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這其中的“熊經鳥伸”,就是對古代養生之士模仿動物姿勢,習練氣功的描寫。

東漢時期的華佗繼承了前人的導引術,同時根據自己的中醫理論基礎,創編了較爲完善的五禽戲,世人將其稱爲“華佗五禽戲”。

關於華佗編創五禽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華佗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足,以當導引。”南北朝時期范曄在《後漢書·華佗傳》中的記載也與此基本相同。這些史料有力地證明了華佗編創五禽戲確有其事。魏晉南北朝時期,華佗五禽戲有了很大發展,各種導引術專著和導引圖相繼出現,名目更加繁多。晉代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記載有“龍導、虎引、熊經、龜咽、鳥伸、猿據”等各種名稱。

隋唐時期,華佗五禽戲更爲流行。唐代詩人柳宗元有“聞道遍爲五禽戲”的詩句,宋代陸游也有“啄吞自笑如孤鶴,導引何防效五禽”“不動成羆臥,微勞學鳥伸”的詩句。可見在隋唐,兩宋時期,華佗五禽戲便以其蘊含的深邃的中醫原理和古老的養生妙諦而廣爲傳播。

明清時期,華佗五禽戲有了較大發展,研究專著不斷問世。影響較大的有明代周履靖的《夷門廣牘赤鳳髓》,他將華佗五禽戲的動作精心繪成圖案,編入《夷門廣牘赤鳳髓》一書。清代曹若水的《萬壽仙書導引篇》和席錫蕃的《五禽舞功法圖說》等著作中,都詳細地描述了五禽戲的習練方法。這些五禽戲功法與《養性延命錄》所載的有較大出入,五禽動作均爲單式,排序也變爲“虎、熊、鹿、猿、鳥”。但其文字說明不僅描述了五禽的動作,而且還有神態上的要求,並結合了氣血的執行。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爲後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

18世紀晚期,華佗五禽戲由法國傳教士Amiot傳入歐洲,不但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觸到華佗五禽戲,還在國際層面上,對現代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現代流傳下來的傳統華佗五禽戲,套路上主要分爲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

一、虎戲。習練虎戲時,需手足着地,身軀前縱後退三次,然後引腰、昂頭,如虎行步,前進、後退七步。虎戲氣勢威猛,能升腎水之氣以固腎,腎氣固則精氣足,氣足則五臟六腑皆固。久練能通督脈,督脈通諸脈皆通,精力自然充沛。

二、鹿戲。習練鹿戲時,需雙足着地,回頭顧盼兩次,然後左腳右伸、右腳左伸兩到三次。較之虎戲的威猛,鹿戲則顯得安詳,需要以意領氣,氣蓄于丹田,能使氣盈溢而散佈到人體內各處,配合呼吸,氣行血走,血液循環周流。正如華佗所述,血脈通,病不得生。

三、熊戲。習練熊戲時,需仰臥,兩手抱膝擡頭,軀體向左、右傾側着地各七次,然後蹲起,雙手左右按地。熊戲沉穩,模仿熊的形象,取其體笨力大敦厚之性。習練時,意隨形動,形隨意動,達到形意一體。熊戲主脾胃,練熊戲能起到四肢筋腱﹑肌肉發達、增長力氣、靈活關節、強身壯體的作用。

四、猿戲。習練猿戲時,需雙手攀物懸空,伸縮軀體七次,或以下肢鉤住物體使身體倒懸。然後手鉤物體做引體向上七次。猿戲靈巧,仿效猿的動作,外可練肢體靈活,內可抑情志動盪,即可練心。心神主血脈,血脈疏通可提神,因此久練猿戲,能夠靈活腦筋、增強記憶、開闊心胸,也可防治健忘,心腦等疾病。

五、鳥戲。習練鳥戲時,需一足立地,兩臂張開做鳥飛狀。然後取坐位,下肢伸直,彎腰用手摸,再屈伸兩臂各七次。鳥戲輕盈,仿效鳥展翅飛翔的動作,具有氣脈、增強肺活量、疏通經絡、靈活關節、疏導真氣通三關達頂門之效,使上下執行而得安靜,神靜則氣足,氣足而生精,精溢而化氣,從而達到精、氣、神三元合一,體健身輕,延年益壽。

華佗五禽戲真實反映了中國人民羣衆健身文化的發展變遷,開創了祛病健身的體育醫療先河,展現了養生哲學和道家文化的深厚審美底蘊,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養生醫療價值。

華佗五禽戲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孕育、發展、演變的漫長曆史進程中,不斷地與哲學、文學、美學等其他文化形態相互交流與滲透,從而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審美觀念、心態模式,價值取向等都得以體現。五禽戲內和五行,外和三才,仿生自然,和諧統一,從動作、節奏和風格上都充分地表現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視自然萬物爲一體”的整體觀念,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