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三加皮的種植方法

心理 閱讀(1.19W)
三加皮的種植方法

      1.整地定植選擇山坳、山坑邊和低窪、潮溼地塊最爲適宜。整地時曬地鋤碎起畦,畦寬1.4m1.6m(包溝),高0.3m0.4m。雙行定植,株距35cm45cm,行距60cm80cm,定植密度約株/667m2。

       2.適時繁殖三加皮的繁殖方式有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三種。最適宜採用扦插繁殖方式。幼苗生長適宜溫度在℃,可在露地或保護地的育苗牀上育苗,冬春育苗宜保暖增溫,夏秋育苗宜遮陽降溫。保持苗牀溼潤,但不能過溼,以防爛根。要及時間苗,苗距約35cm,定植前一週可淋一次稀尿素水,苗高68cm時定植於大田。

        3.三加皮種子採收後不能直接播種,需要經過一個夏季完成形態後熟和一個冬季完成生理後熟,才能萌發。採用種子育苗繁殖,每667m2用種量g直播繁殖,每667m2用種量50g。春播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育苗地可在一般菜園地上,起畦後按行距15cm開溝條播,溝深23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中,覆土後稍加鎮壓,澆水,約經1個月出苗,生長2年後移栽(如採種後立即播種,到第三年5月纔出苗)。

       4.扦插繁殖一般在春季進行,從能代表種性的、無病害的、健壯的母株上剪取成熟莖作插條,每插條35個節位、長約cm,摘去基部葉片,沾上黃泥漿,備用。在育苗牀上開小溝深5cm,以30°45°角斜放置扦插條,撒入細沙,使插條12個節位埋入沙中,再用泥土封溝稍壓實。扦插株距25cm,行距710cm,扦插後苗牀要澆足水,保持苗牀溼潤,忌澇漬。高溫季節需遮陰,較低溫時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溫保溼。扦插天生根後可移栽定植。

        5.分株繁殖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植株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宜。

      6.田間管理

      ①肥水管理定植後澆足定根水,以後根據天氣情況進行淋水,幼苗期保持畦面溼潤成株期一般早晚各淋水1次,雨天注意排除積水,保持土壤溼潤。基肥選用發酵腐熟經過無公害化處理的豬糞、雞糞、牛糞等有機肥~kg/667m2、複合肥20kg/667m2。定植20天轉青後施淋1次尿素水2kg/667m2。以後每15~20天可追施1次複合肥10~20kg/667m2。或施一次經無害化處理髮酵腐熟漚制的豬、雞畜糞水肥,最後一次施肥間隔10天后,可收穫。

      ②三加皮定植後要抓緊進行除草,但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只能用人工拔除草,需每隔20~30天進行人工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時要注意不要碰到幼苗,以免損傷幼根,降低幼苗的成活率。

       ③三加皮較少發生病害,主要蟲害有蚜蟲和蝸牛。在病蟲防治上選用抗逆性較強、商品性狀好、產量高的植株留種繁殖。在防治蚜蟲上可清除田邊雜草和鄰田受蚜害的殘老作物,減少入侵蟲源覆蓋銀灰色紗網,用銀灰色地膜覆蓋種植或田間懸掛銀灰色膠膜條,可驅避有翅蚜的入侵。在防治蝸牛上可在三加皮的根部周圍撒施一薄層石灰粉或在傍晚用乾燥純淨的草木灰撒施在溼潤的簕菜莖葉上,蝸牛就不會再爬上莖葉上去咬食莖葉,即可防治蝸牛。

        ④定植後一般6個月可小量採收,種植一年後進入盛收期,但種植第一年一般不採收,以壓株爲主,擴大采收面積,提高產量。由於冬季氣溫低,抑制其生長,所以一般收穫時間爲每年2月~10月左右。採收時注意植株的高度,保持足夠的側芽數,以保證連續採收與後期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