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貌字的演變過程圖

心理 閱讀(1.67W)
貌字的演變過程圖

字源演變過程圖

“貌”,初見於金文中,形聲字。小篆從頁(頁),表示面容在頭部,豹(bao)省聲,以豹身的花紋明顯表示人的面容顯而易見。楷書從,是貌的本字,像人的頭和肢體豹省聲。

本義是容貌。後來陸續在楚系簡帛、說文中發現,“貌”字簡體版的楷書從秦朝小篆演變而來。

“貌”的字源演變圖如下:

貌的字源演變圖

貌的字源演變圖

詳細釋義

拼音

mào

名詞

面容,相貌,容貌

facial featuresfacial appearancelooks

貌團團、貌侵

貌甚寢。——明·魏禧《大鐵椎傳》

外表的形象,外觀

outward appearance

貌爲風厲、全貌

貌恭而心不服。——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神態,面部神情

expressioncountenance

貌禪

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通“緢”。細微的絲

filament

簡孚有衆,惟貌有稽。——《書·呂刑》。《說文》引作“帷緢。”

副詞

表面上

superficialostensibleseeming

貌受、貌是情非

北雖貌敬,實則憤怒。——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音。《說文》皃,頌儀也。

從人,白麪,象人面形。籀文從豹,省作貌。《書·洪範》五事,一曰貌。《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注》或謂委貌爲冠。《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

又《史記·遊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注》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集韻》或作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貌”字頭,請參考“皃”字:)

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從皃。䫉,皃或從頁,豹省聲。貌,籒文皃從豹省。莫教切。

說文解字注

(皃)頌儀也。頁部曰:頌,皃也。此曰皃,頌儀也。是爲轉註。頌者今之容字。必言儀者,謂頌之儀度可皃象也。

凡容言其內,皃言其外。引伸之,凡得其狀曰皃。析言則容皃各有當,如叔向曰貌不道容是也。

絫言則曰容貌,如動容貌斯遠暴慢是也。從兒,白象面形。上非黑白字,乃象面也。莫教切。二部。凡皃之屬皆從皃。

(䫉)皃或從,豹省聲。按此葢易籒文之皃爲頁。

(貌)籒文皃,從豸。大徐本作從豹省。今字皆用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