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越窯瓷器底足特徵

心理 閱讀(6.39K)
越窯瓷器底足特徵

越窯青瓷這類陶瓷器的圈足特點有變化,以唾壺爲例:三國、西晉初,爲六大口、圓腹、高圈足、平底或餅形足。

南朝及隋,腹更高,餅形足加高,有的有蓋,下有托盤。唐中晚期,演變成大口、細短頸、圓腹矮圈足。五代、宋沿襲,無多大變化。早期的越窯器物與唐代越窯器物各有藝術特色。

        底部支燒的工藝,足是不露胎的。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窯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內,即今浙江省寧紹平原上的紹興、寧波兩地。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