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生態文明建設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心理 閱讀(1.69W)
生態文明建設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爲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它既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又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

一是保護地球人類共同家園的迫切需要。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無從談起沒有高質量發展爲依託,生態文明建設難以爲繼,富裕美好生活也難以實現。面對生態環境問題科學施策,確立戰略目標久久爲功,地球纔會永遠美好,人類纔有安樂家園。

二是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呼喚。人類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土地退化、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巨大威脅。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成爲世界潮流。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只有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才能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三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大舉措。落後就要捱打,發展纔是硬道理,這是歷史昭示。任何時候都必須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但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的、可持續的,這樣纔會有後勁和活力。

四是實現人民福祉和民族復興的根本之策。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都是人民福祉和民族復興的必備條件。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爲民,重點解決損害羣衆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發展的條件,也是發展的目的。人民的滿足感和獲得感就從這一天天的富裕、美麗、幸福的生活中積累起來。建設生態文明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當代發展需要,也是未來發展之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建設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從人類發展時看,人類文明已經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是改革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建設生態文明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當代中國又處在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化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

1、有利於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緩解我國資源問題2、有利於保護環境,保障人民健康,穩定社會發展3、有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4、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5、有利於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係,使其相互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