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春曉的詩人是誰

心理 閱讀(8.41K)
春曉的詩人是誰

春曉的作者是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爲“孟山人”。主要作品有:《孟浩然集》《過故人莊》《春曉》《宿建德江》等。孟浩然的詩多半簡短樸素,語言風格平淡自然,寫山水景物也不精雕細琢,追求形似。所用的形式基本是五古和五律,沒有王維豐富多樣。但是在平淡之中往往能見出他坦率熱情的個性。

春曉的詩人是誰

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遊京師,應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而亡。

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爲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後,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衝澹爲基調,但衝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總的來說,孟詩內容單薄,不免窘於篇幅。

現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新、舊《唐書》有傳。 這是一首惜春詩,詩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剎那,鐫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發了對爛漫醉人春光的喜悅,對生機勃勃春意的酷愛。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悠遠深沉,韻味無窮。可以說是五言絕句中的一粒藍寶石,傳之千古,光彩照人。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味,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象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

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裏,蘊涵着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伏溢目前曰秀。”

春曉的詩人是誰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爲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爲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