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的區別

心理 閱讀(3.21W)
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的區別

資訊時代與工業時代相比有着本質性區別。

一、在生產要素方面

工業時代多依賴土地、勞力、原料和資本等有形的物質資源,而資訊時代則開始大力開發和利用數據、資訊、圖像等無形的資訊和知識資源。土地、森林、礦藏和淡水等有形物質資源的分佈和存儲量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的,越用越少,直至枯竭。此類資源是可以獨有、獨佔和強行壟斷的。知識資源和物質資源不同,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僅可爲競爭雙方同時共享和使用,而且可以在應用中不斷生成和發展新的資訊和知識。大量的資訊和豐富的知識,可減少物資的投向和投入,避免資源的浪費,節約時間、金錢和空間。

二、在價值度量方面

工業時代的建築物、機器、股票和庫存物資是衡量價值的標準,而資訊時代衡量價值的標準主要是策略和經營,如資訊和知識的獲取、產生、分配和應用能力等,更多地取決於人的頭腦和數據庫中的觀念、洞察力、資訊及公司控制的專利權。資訊化將促使知識生產成爲主要的生產形式,工業化時代的藍領工人將在資訊時代成爲知識生產者,只有2%的人從事農業、2%的人從事物質生產勞動,其餘96%的人將從事與資訊和知識生產有關的工作。

三、在生產模式上

工業時代往往是把人員和機器都集中在廠房內進行大規模生產,主要是依靠人類的體能、低技能和機器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的相互替代性較強而資訊時代則傾向於非大規模化和多樣化生產,主要依靠人員的智能,相互之間難以替代,花費和投入也相應增大。資訊時代設備的更新換代週期縮短,工作單位和生產規模更小更分散,人們不必按時按點奔赴某個具體的工廠或公司去上班,透過網絡在家辦公將成爲主流。

四、在組織機構和基礎建設方面

工業時代都是金字塔式的結構,具體表現爲大而全的官僚主義體制資訊時代則是全新的矩陣式組織和特別項目小組等,呈現扁平化趨勢。資訊時代重點是強調系統一體化和建立電子網絡,把計算機、數據庫和其他資訊技術連接起來組成網絡,網絡再與網絡相連,組成資訊高速公路。由於生產要素、生產模式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和普及,從根本上加速了運營和交易的步伐,速度經濟代替了規模經濟,時間更加寶貴,實時決策顯得更爲重要。

工業時代是物質生產時代,適合市場經濟!資訊時代是在工業時代基礎上的相關通訊設施的提升,適合計劃經濟!是一次巨大的進步!可以說工業時代是市場經濟,資訊時代是計劃經濟,不尊重這個客觀規律,經濟會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