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清同治十三年是哪一年

心理 閱讀(2.83W)
清同治十三年是哪一年

同治帝名載淳,咸豐帝長子,生母爲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同治帝於公元1861至1875年在位,在位時間共計13年,而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5年,這一年同治帝因得花柳病而駕崩,享年十九歲。由於同治帝死後無子,慈禧太后欽定醇親王奕譞兒子載湉繼承皇位是爲光緒帝,也就是同治帝堂弟。

清同治十三年是1874年。

因爲,同治元年是1862年,所以,同治13年就是1862+13-1=1874年。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軍入關後第八位皇帝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共使用十三年。自1862年1月30日(同治元年正月初一)開始使用,至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駕崩爲止。

同治帝爲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和清文宗咸豐帝之子,在慈禧太后聯合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變以後,慈禧太后採納了大學士周祖培的奏議,廢止原八位顧命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用大學士周祖培提議的“同治”年號。

“同治”,表示兩宮太后臨朝同治之意或者說兩宮太后與衆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於順治之意)。慈禧太后一聽十分高興,特頒諭旨,以第二年爲同治元年,並命停鑄“祺祥”錢,改鑄“同治”錢幣。所以“祺祥”年號歷史上並未真正使用。

清同治十三年是公元1874年,1874年是甲戌年,是清穆宗同治13年。

1874年5月,日本出兵臺灣!“牡丹社事件”爆發。

此次行動,日本總共投入了3658名正規軍,還有295人的“徵集隊”(爲參戰而辭職的警察)和51人的“義勇兵”(志願徵臺者),全隊對外聲稱“臺灣生番探險隊”。

1874年5月12日,日軍登陸。日軍的對手是臺灣原住民,這些人的戰鬥力自然不可能和裝備有先進武器,組織嚴密的日軍相比,多次小規模戰鬥後,原住民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