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中秋五絕詩詞古代風格

心理 閱讀(2.32W)
中秋五絕詩詞古代風格

米芾書“中秋”

中秋月二首

唐李嶠

其一

盈缺青冥外,東風萬古吹。

何人種丹桂,不長出輪枝。

其二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甲骨文寫“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漢印篆書寫“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

華陽洞裏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

史晨碑寫“中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羣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帡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魏碑寫“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半雲開然後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

唐·劉禹錫

半夜碧雲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玩,移宴上西樓。

八月十五夜

唐·殷文圭

萬里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

滿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華嶽影寒清露掌,海門風急白潮頭。

因君照我丹心事,減得愁人一夕愁。

王羲之寫“中秋”

八月十五日夜

唐·裴夷直

去年今夜在商州,還爲清光上驛樓。

宛是依依舊顏色,自憐人換幾般愁。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爨寶子碑寫“中秋”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爲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

唐·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中秋月

唐·齊已

空碧無雲露溼衣,羣星光外涌清規。

東樓莫礙漸高勢,四海待看當午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半夜嬋娟影,正對五侯殘酒池。

孫過庭寫“中秋”

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

唐·戎昱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

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餘清。

十五夜與友人對月

唐·張蠙

每到月圓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歡。

一千二百如輪夜,浮世誰能得盡看。

中秋夜杭州玩月

唐·張祜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闢照,人愛爲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中秋月

唐·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蘇軾書“中秋”

中秋夜玩月

唐·唐彥謙

一夜高樓萬景奇,碧天無際水無涯。

只留皎月當層漢,並送浮雲出四維。

霧靜不容玄豹隱,冰生惟恐夏蟲疑。

坐來離思憂將曉,爭得嫦娥仔細知。

中秋月

唐·曹鬆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

孤光吞列宿,四面絕微雲。

衆木排疏影,寒流疊細紋。

遙遙望丹桂,心緒更紛紛。

鮮于樞書“中秋”

中秋月

唐·裴說

一歲幾盈虧,當軒重此期。

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

色靜雲歸早,光寒鶴睡遲。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籬。

中秋月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嶽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棲溼鶴毛。

露華臺上別,吟望十年勞。

中秋月

唐·薛瑩

三十六旬盈復缺,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

趙孟頫書“中秋”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陪友人中秋夕賞月

宋·王安石

海霧看如洗,秋陽望卻昏。

光明疑不夜,清瑩欲無坤。

掃掠風前坐,留連露下尊。

苦吟應到曉,況有我思存。

文徵明書“中秋”

中秋

宋·朱淑真

秋來長是病,不易到中秋。

欲賞今宵夜,須登昨夜樓。

露濃梧雲淡,風細桂香浮。

莫做尋常看,嫦娥也解愁。

中秋月

宋·朱淑真

杳杳長空斂霧煙,冰輪都勝別時圓。

風轉漏報天將曉,惆悵嬋娟又隔年。

王寵書“中秋”

中秋不見月

宋·朱淑真

不許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無情。

何當撥去閒雲霧,放出光輝萬里清。

中秋玩月

宋·朱淑真

獨佔秋光盛,天工信有偏。

清渾千里共,皓魄十分圓。

兔影寒猶弄,蟾蜍老更堅。

只愁看未足,一去又經年。

中秋聞笛

宋·朱淑真

誰家橫笛弄輕清,喚起離人枕上情。

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幹吹出斷腸聲。

中秋夜家宴詠月

宋·朱淑真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別,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霧靄,皓色遍高空。

願把團圓盞,年年對兔宮。

黃道周書“中秋”

中秋值雨

宋·朱淑真

積葉冷翻階,癡雲暗海涯。

樓高勞望眼,天暝苦吟懷。

宛轉愁難遺,團圓事未諧。

四檐飛急雨,寂寂坐坐齊。

中夜

宋·朱淑真

馮夷捧出一輪月,河伯吹開萬里雲。

寥廓無塵河漢遠,水光天影接清芬。

王鐸書“中秋”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念奴嬌(中秋)

宋·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

月餅

蘇軾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望漢月

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滿江紅(中秋)

宋·辛棄疾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風月。

況素節揚輝,長是十分清徹。

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

倩飛廉、得得爲吹開,憑誰說。

弦與望,從圓缺。今與昨,何區別。

羨夜來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從容陪伴酬佳節。

更如今,不聽塵談清,愁如發。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南宋·辛棄疾

明月到今宵,長是不如人約。

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

夜深休更喚笙歌,檐頭雨聲惡。

不是小山詞就,這一場寥索。

太常引

(南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一剪梅(中秋無月)

(南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溼紗窗。雨溼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長相思(紹興戊辰閏中秋)

宋 向子諲

年重月,月重光。

萬瓦千林白似霜。

扁舟入醉鄉。

山蒼蒼。水茫茫。

嚴瀨當時不是狂。

高風引興長。

人月圓(中秋)

宋 趙鼎

連環寶瑟深深願,結盡一生愁。

人間天上,佳期勝賞,今夜中秋。

雅歌妍態,嫦娥見了,應羨風流。

芳尊美酒,年年歲歲,月滿高樓。

水調歌頭

宋·李彌遜

白髮閩江上,幾度過中秋。

陰晴相半,曾見玉塔臥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輪初上

天闕恍神遊。

下視人間世,萬戶水明樓。

賢公子,追樂事,佔鰲頭。

酒酣喝月、腰鼓百面打涼州。

沈醉盡扶紅袖,不管風搖仙掌

零露溼輕裘。

但恐尊中盡,身外復何憂。

虞美人(中秋對月)

宋·劉辰翁

秋陰團扇如人老。漸近中秋好。

新涼還憶小樓邊。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

多情誰到星河曉。只道圓時少。

他年幾處與君看。

長是成愁成恨、不成歡。

水調歌頭(中秋)

宋·京鏜

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

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

萬象入吾眸。

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等閒來,天一角,歲三週。

東奔西走,在處依舊若從遊。

照我尊前隻影,催我鏡中華髮

蟾兔漫悠悠。

連璧有佳客,乘興且登樓。

烏夜啼(中秋)

宋·趙鼎

雨餘風露悽然。月流天。

還是年時今夜、照關山。

收別淚。持杯起。問嬋娟。

問我扁舟流蕩、幾時還。

訴衷情

宋·袁去華

曉來猶自雨冥冥。投晚卻能晴。

姮娥爲誰著意,洗得十分明。

人自老,兔長生。酒徐傾。

杯行到手,休更推辭,轉眼參橫。

水調歌頭(中秋)

宋·趙長卿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

姮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

已是天高氣肅,那是清風灑灑

萬里沒纖雲。

把酒臨風飲,酒面起紅鱗。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

從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紛紛。

我爲桂花拚醉,明日扶頭不起

顛倒白綸巾。

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傾盆。

卜算子

宋·向子諲

雨意挾風回,月色兼天靜。

心與秋空一樣清,萬象森如影。

何處一聲鍾,令我發深省。

獨立滄浪忘卻歸,不覺霜華冷。

賀新郎(中秋)

宋·京鏜

試與姮娥語。問因何、

年年此夜,月明如許。

萬頃鎔成銀世界,是處玉壺風露。

又豈比、尋常三五。

變化乾坤同一色

覺星躔、斗柄皆回互。

須要我,共分付。

平生腳踏紅塵處。漫紛紛、

雞鎔厚薄,燕鴻來去。

只有嬋娟多情在,依舊當時雅素。

空自嘆、歸心難住。

留取清光岷江畔

照扁舟、送我章江路。

頻引滿,莫匆遽。

天仙子(壽陳倅八月十五)

宋· 洪諮夔

風月分將秋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滿。

有人笙鶴御風來,玉繩轉。

銀河淡。涼入天孫雲錦段。

笑捻桂枝香婉娩。十字金書光照眼。

看看細札促歸來,漏聲緩。

珂聲遠。夜宿玉堂誰是伴。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宋·劉克莊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

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

須臾淡煙薄靄,被西風掃盡不留些。

失了白衣蒼狗,奪回雪兔金蟆。

乘雲徑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撾。

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爲佳。

何須如鉤似玦,便相將、只有半菱花。

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

念奴嬌(中秋夕)

宋· 毛幵

素秋新霽,風露洗寥廓,珠宮瓊闕。

簾幕生寒人未定,鵲羽驚飛林樾。

河漢無聲,微雲收盡,相映寒光發。

三千銀界,一時無此奇絕。

正是老子南樓,多情孤負了,十分佳節。

起舞徘徊誰爲我,傾倒杯中明月。

欲攬姮娥,扁舟滄海,戲濯凌波襪。

漏殘鍾斷,坐愁人世超忽。

念奴嬌(中秋)

宋·趙彥端

姮娥萬古,算清光常共、水清山綠。

我欲蓬萊風露頂,眇視寰瀛一粟。

攜手羣仙,廣寒遊戲,玉砌琉璃屋。

歸來一笑,葛陂還訪騎竹。

此夕縱飲清歡,吸寒輝萬丈、快如飛瀑。

傾倒銀河斟斗杓,莫問人間榮辱。

獨倚闌干,浩歌長嘯,驚墮雲飛鵠。

亂呼蟾兔,搗霜爲駐顏玉。

水調歌頭(中秋)

宋·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淒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

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

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

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

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念奴嬌·中秋宴客

宋·葉夢得

洞庭波冷,望冰輪初轉

滄海沈沈。

萬頃孤光雲陣卷,長笛吹破層陰。

洶涌三江,銀濤無際,遙帶五湖深。

酒闌歌罷,至今鼉怒龍吟。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

佳期難尋。

縹緲高城風露爽,獨倚危檻重臨。

醉倒清尊,姮娥應笑,猶有向來心。

廣寒宮殿,爲予聊借瓊林。

滿江紅(中秋日)

宋·呂勝己

屈指重陽,有半月、猶零九日。

且停待、今宵月上,寶輪飛出。

有客最諳閒況味,無人會得真消息。

算何須、抵死要榮華,勞心力。

樓觀迥,遙山碧。槽醡小,真珠滴。

隨分賞、閒亭別圃,好天良夕。

籬畔行看金蕊耀,林梢便見瑤芳白。

玩春來、夏去復秋冬,塵中客。

滿江紅(中秋前同二使者賞月)

宋·京鏜

乘興西來,問誰是、平生相識。

算惟有、瑤臺明月,照人如昔。

萬里清涼銀世界,放教千丈冰輪出。

便招邀、我輩上層樓,橫孤笛。

陰晴事,人難必。歡樂處,天常惜。

幸星稀河淡,雲收風息。

更著兩賢陪勝賞,此身如與塵寰隔。

笑謫仙、對影足成三,空孤寂。

南鄉子(中秋不見月·中呂宮)

宋·張先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雲。

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

猶有當時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分。

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

露冷依前獨掩門。

折丹桂(中秋南湖賞月)

宋·張鎡

玉爲樓觀銀爲地。秋到中分際。

淡金光襯水晶球

上碧虛、千萬裏。

香風浩蕩吹蟾桂。影落澄波底。

揭天簫鼓要詩成

任驚覺、魚龍睡。

滿庭芳(中秋)

宋·潘良貴

夾水鬆篁,一天風露

覺來身在扁舟。

桂花當午,雪卷素光流。

起傍蓬窗危坐,飄然竟、欲到瀛洲。

人世樂,那知此夜,空際列瓊樓。

休休。閒最好,十年歸夢

兩眼鄉愁。

謾贏得、蕭蕭華髮盈頭。

往事不須追諫,從今去、拂袖何求。

一尊酒,持杯顧影,起舞自相酬。

一剪梅(乙卯中秋)

宋·李曾伯

人生能有幾中秋。

人自多愁。月又何愁。

老娥今夜爲誰羞。

雲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憐蹤跡等萍浮。

去歲荊州。今歲渝州。

可人誰與共斯樓。

歸去休休。睡去休休。

明月照高樓慢(中秋應制)

宋·万俟詠

平分素商。四垂翠幕,斜界銀潢。

顥氣通建章。正煙澄練色,露洗水光。

明映波融太液,影隨簾掛披香。

樓觀壯麗,附霽雲、耀紺碧相望。

虞美人(壬午中秋雨後不見月)

宋·劉辰翁

溼雲待向三更吐。更是沈沈雨。

眼前兒女意堪憐。

不說明朝後日、

說明年今年十七望。

當年知道晴三鼓。

便似佳期誤。

笑他拜月不曾圓。

只是今朝北望、也悽然。

水調歌頭(癸未中秋,吉文共馬德昌泛江)

宋·劉辰翁

羣動各已息,在汝夢中游。

塵埃大地如水,兒女不堪愁。

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

何處有高樓。

客有洞簫者,淚不下能收。

庾樓墜,秦樓渺,楚樓休。

知公所恨何事,不是爲封侯。

自有此山此月,說甚何年何處

重泛木蘭舟。

起舞酹英魄,餘憤海西流。

水調歌頭(中秋)

宋·劉褒

天淡四垂幕,雲細不成衣。

西風掃盡纖翳,涼我鬢邊絲。

破匣菱花飛動,跨海清光無際

草露滴明璣。

杯到莫停手,何用問來期。

坐虛堂,揩病眼,訴流輝。

雲山應有幽恨,瑤瑟掩金徽。

河漢無聲自轉,玉兔有情亦老

世事巧相違。

一寫謫仙怨,雙淚滿君頤。

南鄉子(中秋無月)

宋·陳著

流景去難縻。浮世危如拍浪埼。

才遇中秋聊對月,佳期。

了怕晴明未可涯。

人月本相依。果是今朝恰背違。

孤負樓臺多少醉,堪悲。

何忍滂沱與畢離。

燭影搖紅(丙子中秋泛月)

宋·劉辰翁

明月如冰,亂雲飛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載簫聲,風景還如故。

嫋嫋餘懷何許。聽尊前、嗚嗚似訴。

近年潮信,萬里陰晴,和天無據。

有客秋風,去時留下金盤露。

少年終夜奏胡笳,誰料歸無路。

同是江南倦旅。對嬋娟君歌我舞。

醉中休問,明月明年,人在何處。

水調歌頭(中秋口占)

宋·劉辰翁

明月幾萬裏,與子共中秋。

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幾時留。

何處胡笳三弄,尚有南樓餘興

風起木颼颼。

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歌赤壁,賦黃樓。

人間安得十客,譚笑發中流。

看取橫江皓彩,猶似瀋河白璧

光氣徹天浮。

舉首快哉去,燈火見神州。

水調歌頭(中秋)

宋·姚述堯

碧落暮雲卷,玉宇靜無塵。

寶階露滴仙掌,秋氣正平分。

冷浸銀河清澈,光射珠躔明滅

素女擁冰輪。

今夕桂華滿,疑是別乾坤。

對清影,凌灝氣,沃芳尊。

憑高凝望,萬里城闕盡鋪銀。

偏照長門離恨,更攬西園詩思

何處不關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歸頻。

滿江紅(丙辰中秋定王臺即席餞富次律)

宋·趙師俠

涼入三湘,秋氣爽、江澄沙白。

人慾去、離愁黯黯,莫留行色。

杯在中朝陪鵷鷺,暫來南楚分風月。

與元樞、鶚薦共扶搖,朝天闕。

皇華使,和戎策。

西府贊,中興業。

有緇衣同美,武公勳烈。

檣燕已知添別意,驪駒誰爲歌新闋。

恨此情、如月過中秋,圓還缺。

木蘭花慢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洋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沈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漢宮春

(和辛幼安秋風亭韻,癸亥中秋前二日)

宋·丘崈

聞說瓢泉,佔煙霏空翠,中著精廬。

旁連吹臺燕榭,人境清殊。

猶疑未足,稱主人、胸次恢疏。

天自與,相攸佳處,除今禹會應無。

選勝臥龍東畔,望蓬萊對起,巖壑屏如。

秋風夜涼弄笛,明月邀予。

三英笑粲,更吳天、不隔蓴鱸。

新度曲,銀鉤照眼,爭看阿素工書。

念奴嬌(中秋紀夢)

宋·家鉉翁

神仙何處,人盡道、我州三神之一。

爲問何年飛到此,拔地倚天無跡。

縹緲瓊宮,溟茫朱戶,不與塵寰隔。

翩然鶴下,時傳雲外消息。

露冷風清夜闌,夢高人過我,歡如疇昔。

道骨仙風誰得似,談笑雲生几席。

共踏銀虯,迫隨絳節,恍遇羣仙集。

雲韶九奏,不類人間金石。

霜天曉角(中秋對月)

宋·劉辰翁

烏雲汗漫。濁浪翻河漢。

過盡千重魔障,堂堂地、一輪滿。

秋光還又半。檐聲初漏斷。

不管滿身花露,已辦著、二更看。

水調歌頭(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韻)

宋·李曾伯

幻出廣寒境,羅襪淨無塵。

素娥風格分明,玉骨水爲神。

手攬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閱盡古今人。

對影且長嘯,一酌甕頭春。

千萬頃,琉璃色,楚天清。

庾樓袁舫何事,汨汨主和賓。

但見老蟾無恙,不管鏡圓鉤闕,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無雨,何惜放顏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