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星座>

七月半的來歷|“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星座 閱讀(6.38K)

“七月半”一般指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爲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那麼七月半的來歷是怎麼樣的呢,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一下吧。

七月半的來歷:道教的“中元節”

分類

按照道教的世界觀,道教習慣將一年的“天官”(上半年)的正月的十五稱之爲“上元節”;下半年的地官節段的七月十五,則叫做“中元節”;由於地含水,水作用地,所以,地官下半年中段的十月十五則是“下元節”。這上、中、下三元,則組構出了道教對世界的三元一體系統認識。中國道教的“中元節”,其實主要是傳播道德倫理的節日,也就是倡導人們在這天注重修德。中元節這天,有思想和有時間的人就要集中在一起一起共同學習老子的《道德經》,且要互相交流和沉思反省自身。而對於一般教衆,道教則創造了一些故事去“寓教於遊樂之中”。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傳說

比如,道教杜撰出有有個叫做陳子禱的人與龍王女兒結婚,分別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個孩子,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三個任務,他們法力無邊,分別要在這三天到人間巡遊,檢察人們的道德品質是否好還是壞,對於那些道德品質好的人,他們就給予賜福,否則,他們就要降罪。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2張

“赦罪節”

但是,中國道教又是一個很寬容和隨時給予人轉變更新自己的機會的宗教,所以,“中元節”並不僅僅是個獎勵善良和懲罰惡劣的的節日,而主要是個“赦罪節”,所以,“中元節”又是中國節日中的“懺悔節”和“贖罪節”,一年中有罪過的人可以在中元節這天透過各種儀禮去檢討自己和請求天地人的寬恕。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3張

七月半的來歷:佛教的“盂蘭盆節”

傳說,有個叫做目蓮的人做夢,他夢見自己去世的母親淪落在餓鬼行列中,於是,他送飯給母親,卻屢屢不行。木蓮將此事告訴佛,佛勸他供養僧衆多行善事,以解脫母親在陰間的罪孽,木蓮在七月十五這天作盂蘭盆(梵意爲“解救倒懸”),於是,佛教僧衆集體爲木蓮母親唸經超脫,使得其母脫離了苦海。由此可見,佛教的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有兩層涵義,一是教育人們要供養宗教僧衆,二是教育人們多做善事超脫先人罪孽,並提倡道。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4張

七月半的來歷:民間的“鬼節”

七月十五爲“鬼節”,這大概是因爲民間人們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這半月的時間中給先人燒紙錢和祭祀,這種人魂對話的氣氛,使得人們產生了鬼的節日之說。中國民間鬼節中,七月初一爲開鬼門,死去的先人就要魂歸人間檢察後代們是否善惡,後人也要乘機祭祀他們;七月十五,爲鬼節。過了七月十五,就關鬼門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還沒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遊魂人間。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5張

七月半的來歷:“鬼節”與經濟

中國的鬼文化相當發達,我們不能夠簡單將其說成爲是什麼封建迷信而一杆子打倒,其中蘊涵着很深刻的道德觀,其也曾經對中國道德倫理建設起到過很重要的作用,也對拉動一方經濟和就業產生過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以前常見的紙火香燭業,就解決了一批人的就業問題。而像酆都鬼城,則從古至今都是旅遊勝地,給重慶豐都一帶帶來了很大的經濟發展機遇。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6張

七月半的來歷:重要意義

祭祀先烈

由於中國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和民間的鬼節都帶有獎善罰惡和祭祀先烈及其提倡忠孝等共同文化內涵,所以,自唐宋以後,七月十五還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家族借用,搞成了集體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節日,這就是說,中國歷史上,七月十五,又是個祭祀國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這裏說的忠孝大德之人,並不僅僅是指家庭倫理範疇中的忠孝之人,還是指意那些歷史上曾經爲國家、集體、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和國家地方安全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人。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7張

祭奠冥世親人

人們都知道,世上本無鬼,人們心中的鬼實際上是活着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思念。在土鄉,崇鬼敬鬼習俗十分濃厚。在歷史發展的長河裏,每一個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個親人。他(她)們離開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痛失親人當然是最傷心的最痛苦的事情。爲了寄託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土鄉人把這美好的思念的情誼放在七月凌晨的日子裏。因此,對於過七月半這個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親人,寄託自己的哀思,是土鄉人最莊嚴隆重的習俗。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8張

祭祀物

月半,即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早早地就起了牀。到山上摘來一大把桐油葉,用於包裹練好的糯火粑粑。粑粑包好後,放在鍋子裏蒸熟,然後放在堂屋中的大方桌上,祭祀親人。桐油葉包裹的粑粑,柔軟細嫩,噴灑着一種悠悠的桐油葉清香,祭完祖宗親人後,方可讓大人或小孩吃,這時,一家人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之中。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9張

祭祀步驟

夕陽西下後,每家每戶都在全力以赴地準備好爲死去親人的錢紙香燭,並用紅紙莊重的寫上每個死去親人的名字,然後放在地上和錢紙香燭一起焚化。爲了使每個死去的親人都拿到一筆豐厚的禮品,在燒化紙錢時,必須按照親人輩份的大小和死去的早晚順序擺好,每人可拿一堆,每堆錢紙上都要擺好事先寫好的名字,這樣就不會錯亂。在燃燒紙錢的同時,寨子宗廟的祠堂裏,正在舉行隆重的祭鬼節燈會。在族長主持下,把紮成各種形形色色的鬼燈和神燈按順序擺好。主要有鬼王燈、鍾旭燈、冥王燈、判官小鬼燈、牛頭馬面燈。在神堂裏主要有觀音燈、羅漢燈、三星燈、三才燈、南極仙翁燈、玉皇燈、王母燈、瑤池燈等等。這些形式各異大小不等的扎燈,一律按照大小擺好,然後由土老司唸咒祭祀。法事完了之後,就把這些扎燈和錢紙香燭一起燃燒掉。全寨子各家各戶的長者,在上面貼上自己祖宗祖先的牌位,端回家中在神坎上放好。

七月半的來歷      “七月半”鬼節之來源大揭祕 第1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