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熱點資訊>

cop15大會的主題是什麼|中國爲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哪些貢獻

熱點資訊 閱讀(5.15K)

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將在雲南昆明召開。作爲我國主場外交的重大活動,當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完成。那麼,這次大會主題是什麼?

cop15大會的主題是什麼

這次大會的主題爲“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次大會的會標由孔雀、小女孩、大熊貓、梅花、魚、浪花等元素組成,充分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這也詮釋了《生物多樣性公約》2050願景,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全球共建生態文明的願望。

1992年,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這是聯合國全面探討生物多樣性的第一個全球性協議。

公約生效以來,已經有196個締約方,聯合國已經召開了14次締約方大會。這次,在我國召開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發佈“昆明宣言”,呼籲各方要採取行動,響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號召,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增進人類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重要的是,在明年的第二階段線下會議中,還將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對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做出規劃。

這次會議包括開幕式與締約方大會、進階別會議、論壇、展覽等內容,與會代表將透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參會,討論包括促進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土地退化等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協同治理,分享討論各自的經驗。相信會議將會翻開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一頁。

cop15大會的主題是什麼 中國爲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爲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哪些貢獻

2021年10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白皮書詳細介紹了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記者也梳理了我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亮點”。

——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這一制度在2019年的聯合國大會上入選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的經典案例。劃定生態紅線,是我國推動的“三線一單”編制工作的重點工作。在2017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就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負面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在今年於法國馬賽舉辦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IUCN)上,國際社會普遍認爲中國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堪稱典範”。

——實施了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中國一系列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效顯著:中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成爲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連續3個監測期實現了“雙縮減”,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1%,草原生態狀況持續向好。2016—2020年期間,累計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里,濱海溼地2.3萬公頃。2000—2017年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25%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世界首位。

——法制法規不斷健全完善。自1992年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後,我國就在不斷地完善與生物多樣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被提上更爲重要日程,生物多樣性法律體系日趨完善。這一階段,我國出臺並且修訂的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法規多達50餘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得到立法、司法確認。

——持續推動支援《生物多樣性公約》。“中國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力支援者和貢獻者。”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峯會召開之際,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祕書處執行祕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穆雷瑪說,中國是最早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自201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公約》及其各項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

穆雷瑪說,中國切實履行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

“COP15對全世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個機遇,我們將抓住機遇展示非洲次區域過去10年在該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爲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建言獻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喀麥隆項目總監奧古斯丁·科蘭表示。

澳大利亞生態學家布倫丹·麥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即將召開的COP15有望爲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帶來更多助力。

cop15大會的主題是什麼 中國爲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哪些貢獻 第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