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美馆>智慧生活>心理>

春字的由来

心理 阅读(1.01W)
春字的由来

春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最初的春字,在甲骨文中刻写成像一颗嫩芽刚刚钻出地面的样子,这颗嫩芽就是“屯”字。“屯”这个字就像草木出生,曲折而又艰难的形状.它的形状就像由一棵草贯穿而成的,上面一横代表地面,屯字的尾部弯曲.所以在春天生长的草木,曲折而又艰难.古人创造这个字的时候,大概是想借用植物萌芽刚刚钻出地面的状态,来表示春天。

后来春字逐渐多了起来,写法也越来越复杂.尽管如此,这些春字都有一个相同特点,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小篆,几种不同写法的春字里,都同“屯”字作声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草木”和“日”会意“春”字。

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甲骨文的春由生长的植物和太阳组成,表示旭日东升,绿草萌发,大地回春了。

春字的篆书是以金文为基础发展过来的,还可以看出意符和音符。春的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