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三山國王有什麼歷史

心理 閲讀(4.81K)
三山國王有什麼歷史

三山國王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據《明貺廟記》記載,三山國王“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迄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揭西河婆三山國王祖廟是海內外6000多座三山國王廟的鼻祖,奉祀的神祇初為三山神,受封后稱為三山國王,是粵東先民創造的地方神祇。其“護國庇民、國泰民安”的精神被歷代民眾所尊崇,因而廟祀千年不衰、香火鼎盛。每年前來拜謁祈福的各地分廟理事組織、周邊村落代表、民眾不計其數,歷經千百年,形成了一套古老而又獨特的祭典儀式。

三山國王神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

隋初隋文帝時期,三山(明山、巾山、獨山)出現神蹟。當地人便在巾山之麓建廟奉祀此三山之神,至今已具1400多年曆史。 唐朝開始,三山神成為當地山神,當地人對三山神普遍頂禮膜拜,每年都要定期祭祀三山神,其職能在禳災納福,為一般民眾服務為主。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逢淫雨傷害莊稼,百姓祝禱求三山神,雨乃止,韓愈便寫了《祭界石文》,派人到祖廟祭拜。 到了北宋,“三山神”因助宋太宗徵北漢劉繼元有功,宋太宗“詔封明山為清化盛德報國王、巾山為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為惠威宏應豐國王”,並賜廟額曰:明貺,並敕增廣廟宇,歲時合祭。從此,三山神便被統稱為三山國王,三山國王廟又稱明貺廟。至宋仁宗明道年間,“復加封廣靈二字”。至此,“三山國王” 經皇封,提升為國家神,成為為國家皇權服務的神靈象徵。當時,其地域影響大體侷限於潮汕。 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潮州、梅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眾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西南3公里處的玉峯(又稱大廟山)東北麓。由於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創建,至今香火延續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 三山國王起源於揭陽揭西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植根於千萬民眾心中,而且是最古老、最有影響的神祗。俗稱王公(有地方稱為王爺、老爺),與其夫人合稱為王公夫人,其信仰在揭西大地十分興盛,作為揭陽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及其夫人在潮汕人心中有着至高的地位。供奉三山國王的廟宇遍佈潮汕的每一個角落,據不完全統計,粵東地區各地已知的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其實三山國王廟的數量遠不止記述的那麼多,很多小村莊都有三山國王廟,還有一些其他神靈的廟宇也同時供奉着三山國王。每年正月,各地都要舉行三山國王的迎神遊神活動,全民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有的村寨,遊神,唱大戲,兼有舞獅、舞龍,遊燈籠等娛樂活動,場面壯觀,盛極一時,熱鬧非凡,老幼皆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