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智慧生活>心理>

桃李春風一杯酒全詩賞析

心理 閲讀(3.12W)
桃李春風一杯酒全詩賞析

這句詩出自北宋作家黃庭堅寫的《寄黃幾復》,全詩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賞析

這首詩作於宋神宗時期,黃幾復是黃庭堅少年好友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勢突兀。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海”字,更顯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

第二句以“寄雁傳書”的典故把雁兒擬人化,寫得更有情趣。

第二聯在當時就很有名。黃庭堅這樣遣詞入詩,才創造出如此清新雋永的意境,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結合詩意來看,黃幾復“同學究出身”之時,是與作者在京城裏相聚過的,緊接着就分別了,一別十年。這兩句詩,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後相思之深。詩人擺脱常境,不用“我們兩人當年相會”之類的一般説法,卻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這太常見了,但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沈約《別範安成》雲:“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雲:“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杜甫《春日憶李白》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故人相見,或談心,或論文,總是要吃酒的。僅用“一杯酒”,就寫出了兩人相會的情景。詩人還選了“桃李”、“春風”兩個詞。這兩個詞,也很陳熟,但正因為熟,能夠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用這兩個詞給“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會之樂表現出來了。

同時這兩句詩,還是相互對照的。兩句詩除各自表現的情景之外,還從相互對照中顯示出許多東西。第一、下句所寫,分明是別後十年來的情景,包括眼前的情景那麼,上句所寫,自然是十年前的情景。因此,上句無須説“我們當年相會”,而這層意思,已從與下句的對照中表現出來。第二、“江湖”除了前面所講的意義之外,還有與京城相對的意義,所謂“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就是明顯的例證。“春風”一詞,也另有含意。孟郊《登科後》詩云:“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和下句對照,上句所寫,時、地、景、事、情,都依稀可見:時,十年前的春季地,北宋王朝的京城開封景,春風吹拂、桃李盛開事,友人“同學究出身”,把酒歡會情,則洋溢於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中。

“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一杯酒”與“十年燈”,這是“一”與“多”的對照。“桃李春風”而共飲“一杯酒”,歡會極其短促。“江湖夜雨”而各對“十年燈”,飄泊極其漫長。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並非偶然。

後四句,從“持家”、“治病”、“讀書”三個方面表現黃幾復的為人和處境。

詩人黃庭堅的桃李春風一杯酒全詩賞析:

《寄黃幾復》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賞析:

我住在北方海濱,而你住在南方海濱,欲託鴻雁傳書,它卻飛不過衡陽。當年春風下觀賞桃李共飲美酒,江湖落魄,一別已是十年,常對着孤燈聽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撐生計也只有四堵空牆,艱難至此。古人三折肱後便成良醫,我卻但願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髮已白了罷,隔着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裏的青藤。

桃李春風一杯酒全詩賞析如下: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出自北宋黃庭堅的《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賞析

這首詩作於公元1085年(宋神宗元豐八年),此時黃庭堅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與黃庭堅少年交遊,此時知四會縣(今廣東四會縣)其事蹟見黃庭堅所作《黃幾覆墓志銘》(《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三)。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勢突兀。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各綴一“海”字,更顯得相隔遼遠,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詩云:“幾覆在廣州四會,予在德州德平鎮,皆海濱也。”

“寄雁傳書謝不能”,這一句從第一句中自然湧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兩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見,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傳書”的典故也就信手拈來。李白長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懷李白》詩裏説:“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強調音書難達,説“鴻雁幾時到”就行了。黃庭堅卻用了與眾不同的説法:“寄雁傳書——謝不能。”意謂:我託雁兒捎一封信去,雁兒卻謝絕了。“寄雁傳書”,這典故太熟了,但繼之以“謝不能”,立刻變陳熟為生新。黃庭堅是講究“點鐵成金”之法的,王若虛批評説:“魯直論詩,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喻,世以為名言。以予觀之,特剽竊之黠者耳。”(《滹南詩話》卷下)類似“剽竊”的情況當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上面所講的詩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傳書”,作典故用,不過表示傳遞書信罷了。但相傳大雁南飛,至衡陽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雲:“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秦觀《阮郎歸》雲:“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黃庭堅的詩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兒擬人化,寫得更有情趣。

第二聯在當時就很有名。《王直方詩話》雲:“張文潛謂餘曰:黃九雲:‘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真奇語。”這兩句詩所用的詞都是常見的,甚至可説是“陳言”,談不上“奇”。張耒稱為“奇語”,當然是就其整體説的可惜的是何以“奇”,“奇”在何處,他沒有講。其實,正是黃庭堅這樣遣詞入詩,才創造出如此清新雋永的意境,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