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聚美馆>智慧生活>心理>

郑板桥最后官有多大

心理 阅读(2.31W)
郑板桥最后官有多大

郑板桥仕途,最大七品芝麻官。

康熙秀才(十九岁)

雍正举人(四十岁)

乾隆进士(四十四岁)

跨越三朝,虽才华盖世

却直到50岁才做了个七品芝麻官。

诗、书、画均旷世独立

世称“三绝”

写下“难得糊涂”流传至今

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传世名言,当今世人就算不知道郑板桥,也都大概听过这四个字。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云莱借宿一山间茅屋,茅屋主人自称“糊涂老人”,出语不俗,郑板桥猜测老人是位隐退的官员,有感而发,因而题字“难得糊涂”。但郑板桥在这四字的下面,又提了一行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最后的官,是当了七年的潍县知县。

尔后辞官,时年六十岁。

辞官后,他在潍县挚交郭家住了半年,于次年回到故里扬州,再也没有出仕。

关于郑板桥的离任,真相有些迷离。做了七载潍县县令,人人皆知的廉明好官,花甲之年怎会以“难得糊涂”的处世格言辞官隐世呢

在封建社会时期,官吏逢迎上司,趋炎附势,以此来获得仕途的发达占据大多数爱民如子,不畏权贵,不考虑仕途发展的很少。而郑板桥便是后者中的一位。这种违背官场常规的作为,已经注定了板桥不会在官场中发达,也不会在官场中待久。

在他告别潍县时,全部行装仅有三匹毛驴,一匹是他自己的坐骑,垫以铺盖,另一匹则全部驮的是书籍,另外一匹则是他的书童乘坐。

据传,郑板桥离开潍县的那一天,城内万人空巷。史书中留下“百姓痛哭遮留,家家画像以祀”的记录。后来潍县百姓又在潍县海岛寺巷内建了生祠以此来纪念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