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聚美館>遊戲攻略>

幼兒籃球力量訓練的遊戲

遊戲攻略 閱讀(1.05W)
幼兒籃球力量訓練的遊戲

幼兒籃球訓練方法

近年來,廣州幼兒籃球水平發展迅速,取得重大的進步。至今以舉行了4屆的廣州市小籃球交流花會。參加隊伍由第一屆的7支隊伍,發展到第4屆的20支,覆蓋了整個珠江三角洲。而我院更是小籃球交流花會的主要比賽場地。在歷屆比賽中獲得優秀的成績。本人經過三年對幼兒籃球的訓練研究,總結出對幼兒業餘籃球訓練的一些經驗。

一、我院幼兒籃球場、球架、籃球介紹

我院是廣州市小籃球比賽的主會場,硬件設施齊全,球場長

15米,寬7米。球架是可移動的,籃圈離地高1.8米,寬40釐米。籃球爲5號籃球。

二、對幼兒興趣的培養:

幼兒接受業餘籃球訓練的第一步,就是首先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喜歡上籃球,培養

其對籃球的興趣。在

4歲的年齡段(小班)我們可以透過玩球來引起幼兒對籃球的興趣。而到了5-6歲的年齡段,可以初步的接受最基礎的籃球訓練。

三、訓練時間

幼兒業餘籃球訓練應爲一週2-3次,每次訓練時間爲45分鐘以內,內容動靜交替。不宜

每天練,這樣對幼兒的體能、精力影響比較大,因爲幼兒每天不止要參加籃球訓練,還有其

他內容學習。不宜次數太少,這樣會使幼兒學習技能的進度緩慢,而且容易遺忘。

四、幼兒業餘籃球訓練內容與方法:

由於幼兒年齡較小,身體力量薄弱,所能掌握的都是最基礎的籃球技能,不涉及籃球的

深層技戰術。以下是幾種基礎籃球訓練的內容。

1、球性練習

2、原地拍球

3、行進間運球

4、雙手胸前傳接球

5、雙手投籃

6、三步上籃

7、全場

3對3小籃球比賽與簡單的籃球比賽規則

8、幼兒籃球遊戲

三、訓練方法

1、球性練習:

球性是一切籃球技能中的基石,幼兒每次訓練必須的熱身環節。只有熟悉球性才能夠控

制好籃球。

而球性練習是讓幼兒學會運用手指、

手腕力量控制籃球。

爲之後的拍球等一系列

基礎動作,打下基礎。

(1)屈蹲撥球:幼兒蹲下,把籃球放於身前,左右手手指開啟,手腕擺動,在身前左右撥

動籃球,將球控制在身前。在幼兒能左右熟練的撥動、控制好籃球后

可以要求幼兒目視前

方,用手指手腕讓籃球圍繞着的身體轉圈。

(2)小球過山洞:幼兒站立,兩腳開啟略寬於肩,彎腰,稍稍屈膝,將球放於身前,運用

手指、手腕撥動籃球,使籃球穿過自己的兩腳,就像在書寫一個

8

字一樣,來回拔動。左右

手交替進行。

(3)雙手胸前拋球:雙手胸前拋球對幼兒的注意力、手眼協調性要求比較高。幼兒直立

雙腳開啟與肩同寬。

球放於胸前

雙手用力將球垂直往上拋

對初學的幼兒拋球高度要求應

比較低,逐漸增加拋球高度。要求幼兒在球下降時應主動伸手接球,而不是等球落在手裏。

幼兒熟悉後可增加難度,如:拋球后擊掌一次再接球。

(4)小矮人滾球:幼兒蹲下,扮小矮人,往前推着球走。此動作對體力要求比較高。

(5)滾球追趕:幼兒彎腰,稍稍屈膝,籃球放在身體一側,用手指、手腕撥動球向前進。

可用比賽的形式進行。

2、原地拍球:

概念:

指幼兒原地用單手連續拍按由地面反彈起來的球,叫拍球

原地拍球動作是由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手腳協調配合四個環節組成。

(1)身體姿勢

幼兒拍球時應保持兩腳前後自然開立,兩膝微屈

上體稍前傾,眼睛看着籃球。

(水平

提高後要求目視前方)

非運球手臂屈肘平擡,用以保護球。腳步動作的幅度和下肢各關節

的屈度隨運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手臂動作

拍球球時,五指張開,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緣觸球,掌心不觸球。

(3)球的落點

幼兒在運球時應學會控制球的落點

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身前能控制到的位置。

可在地上

劃標誌物。要求幼兒把球控制在標誌物範圍內。

3、行進間運球:

概念

幼兒在移動中單手連續拍按由地面反彈起來的球,叫行進間運球。

訓練方法:幼兒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可發展行進間運球。行進間運球

要求幼兒手眼需協調配合。

運球時既要使移動速度和運球速度協調一致

又要保持合理的動

作節奏。

幼兒在初學時候眼睛必須看着籃球

控制好籃球。

一般要求幼兒走一步

拍一次球。

(1)

直線運球:

在直線上來回運球

先慢慢走

學會如何控制皮球。

熟悉後可以慢跑運球。

有一定基礎的幼兒,可要求其全速奔跑運球。

(2)

運球繞雪糕桶:

此項目是廣州市幼兒小籃球交流花會比賽項目之一。

幼兒在熟悉運球

的基礎上

學習運球繞過雪糕桶

(也可以是其他標誌物)

雪糕桶間隔兩米。

要求幼兒左右手

全面發展,在雪糕桶右側用右手,左側則用左手。繞完雪糕桶,全速運球回到起點。

4

、雙手胸前傳球

概念:

雙手胸前傳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籃球傳球技術。

一般在中、

近距離運動雙手胸前傳

球。由於其傳球距離短、準確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衆多傳球技能中,是幼兒最容易掌握

的一種傳球技能。技術動作分析:幼兒持球時,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側後方,手心空出,兩肘自然彎曲於體側,將球置於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鬆,兩眼注視傳球目標,身體保持基本站位姿勢。

訓練方法:

(1)對牆傳球:老師可在牆上畫一個標誌,與幼兒胸部高度平行,讓幼兒對着標誌傳球

要求儘量把球打在標誌上面。

(2)雙人傳球:幼兒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距離爲兩米進行傳接球。接球者必須伸出手

主動接球。

(3)三角傳球:三角傳球是廣州市幼兒小籃球交流花會的比賽項目之一。三角傳球在雙人

的基礎上加一個人,隔也是兩米,要求幼兒站在呼啦圈內,傳、接球是腳不能跨出呼啦圈。

(4)行進間傳球:行進間傳球在幼兒階段屬於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需要幼兒有良好的協

調性、力量跟傳球基礎。要求幼兒先行進間近距離的傳接球。層層遞進,慢慢拉開距離。

5、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概念:投籃是在比賽中唯一得分的手段。在此我們針對幼兒上肢力量差的特點,我們只

要求幼兒學習原地雙手胸前投籃。

技術動作分析:我們將雙手胸前投籃的動作分解開來,使幼兒容易領悟。喊口令:

1、雙手持球於胸前,身體正面對籃圈,兩肘自然下垂。

2、兩腳前後開立,兩膝微屈,後腳跟提

起,重心位於兩腳之間,兩眼瞄準籃圈

3、兩臂隨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手掌稍向

外翻,透過拇指、食指、中指的均勻用力將球投出。

訓練方法:

(1)雙手胸前投籃:廣州市幼兒小籃球花會比賽項目之一。幼兒排好隊,每

個籃圈4-5名幼兒。在罰球線(距離籃圈1.5米左右位置)。每人只投一次,投進的幼兒必須喊:“YE!”。喊出來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增添投籃趣味性。投籃後拿球排隊,循環

進行。投籃角度可以變化。

(2)雙手胸前投籃(打板投籃)

打板投籃指的是幼兒藉助籃板將球投進。老師可在籃板

上畫上標誌,讓幼兒在規定的角度打板投籃。幫助幼兒掌握打板投籃這一技術。訓練方法、

要求跟上面講述的雙手胸前投籃一樣。

雙手胸前投籃除了要求幼兒掌握好技術動作之外,還需要反覆練習,才能提高命中率。

6、行進間投籃:

概念:是指幼兒在移動的過程中,完成投籃的技術動作。

今年舉行廣州市幼兒小籃球3對3比賽中。行進間接球投籃與三步上籃這兩項投籃技能出現得比較多。尤其是三步上籃,在前幾屆很難看見幼兒在比賽中運用。但是今年這項技能已經在比賽中許多幼兒掌握。

(1)行進間雙手胸前投籃

動作技術分析:要求幼兒將運球以及雙手胸前投籃兩項技術動作結合起來。幼兒在運球

接近籃圈時,急停,雙手持球,完成雙手胸前投籃。

訓練方法:

A:運球投籃:幼兒在籃球場邊線排成一路縱隊,逐個運球出發,接近籃圈時做雙手胸前投籃。第一個幼兒準備投籃時,第二個幼兒運球出發。每名幼兒只投籃一次。

B:追球投籃:幼兒在球場底線排成一列橫隊,老師站在球架邊,幼兒把球交給老師,老

師將球拋出(可選擇地滾球或者高拋球)。這時幼兒必須全力奔跑,追上籃球,拿起籃球,運球到另一邊籃架,完成投籃。

C:接球投籃:幼兒在籃球場邊線排成一路縱隊,將球傳給罰球線的老師,再接老師的回

傳球,完成雙手胸前投籃。

(2)、三步上籃

動作技術分析:

幼兒在運球靠近籃圈時

第一步:跨出右腳同時雙手將球抱起,第二步:再向前跨出左腳,利用左腳挑起,完成投籃。第三步:整個技術動作完成,緩衝落地。老師可以在地上畫出兩個腳印,使剛剛學習的幼兒可以按照腳印,慢慢的邁步,來學習三步上籃。剛開始學的時候幼兒只持球做腳步動作,不投籃。不要求幼兒連貫,應將三步的動作分解出來。熟悉以後再把三步連起來做,再結合投籃進行練習。

訓練方法:幼兒在籃球場邊線排成一路縱隊在底線出發,運球,到地上標誌的時候將球

抱起。按照地上的腳步邁步。在熟悉腳步移動之後,再結合投籃進行練習。

7、全場3對3

小籃球比賽與簡單的籃球比賽規則

隨着廣州各個幼兒園對小籃球的重視,廣州幼兒的籃球水平也是突飛猛進。在過往幾屆

的廣州市幼兒全場3對3籃球比賽中,比賽的水平、精彩程度一屆高過一屆。本人覺得幼

兒的籃球比賽更像是幼兒的一種遊戲。

幼兒在遊戲比賽中充分體現自身的籃球技術、

團隊精